旧QC七大手法
目录ContentQC七大手法简述旧QC七大手法应用12
QC七大手法简述区分作用常用于旧QC七大手法统计分析数据的收集或者分析QC-7大手法所体现的精神统计时采取根据数据和事实发言的管理方法,遵循三现主义(现实,现场,现物),除了客观判断事实外,也应具有相当合理的说服力;
QC七大手法概述QC七大手法,又称为QC七工具;是质量管理领域中的七种基本方法和工具;整理分析解读收集质量控制质量改进有效地进行
旧QC七大手法手法之一检查表集数据手法之二层别法做解析手法之三柏拉图抓重点手法之四因果图找原因手法之五散布图看相关手法之六直方图看分布手法之七控制图找异常
阶段活动内容品管工具层别法鱼骨图散布图检查表柏拉图直方图控制图P:计划课题选定●●活动计划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制定●●●D:实施对策实施C:检查效果确认●●●●A:处理标准化●●成果展示总结●●QC七大手法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QC七大手法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这些手法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根源,还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持续改进和流程优化。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例如,按产品类型、生产批次或操作员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类,从而找出质量问题的主要来源。1.层别法2.检查表一种用于收集和记录数据的工具,有助于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数据。检查表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后续的质量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3.柏拉图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柱状图,并按照数据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柏拉图有助于识别主要问题或“80/20”原则中的关键因素,即少数原因导致了大部分问题。
4.因果图也被称为鱼骨图或石川图,用于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绘制因果图,可以系统地识别并理解影响问题的各种因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5.散布图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散点图并分析数据点的分布模式,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潜在关联和趋势。6.直方图一种用于展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图表。通过直方图,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集中程度、离散程度和偏态等特征,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7.管制图用于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管制图有助于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降低不良品率。
层别法PART
层别法基于数据或信息的分类与归纳,通过区分不同特性特征对结果的影响,以便更深入地理解问题本质和找出主要矛盾。层别法能够帮助质量管理人员系统地整理和分析数据,揭示出隐藏在混杂数据中的规律,为后续的改善措施提供有力支持。原理意义
操作流程技巧选择合适的层别角度是关键,应确保能够全面反映问题且便于收集数据;在整理数据时,需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分析过程中,可运用图表等工具辅助分析,提高分析效率。确定层别对象与目的选择层别角度与类别收集与整理数据进行层别分析得出结论并制定对策。
总结层别法在质量控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企业系统地分析问题、找出根源并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是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之一。各系别不良发生次数分布序号系别不良次数不良占比占比累计1A系728.0%28.0%2B系624.0%52.0%3C系624.0%76.0%4D系520.0%96.0%5试模堆积/仓库14.0%100.0%合计25不良现象别分布NO.不良项目不良次数不良占比占比累计1少装416.0%16.0%2缺胶14.0%20.0%3漏装卡扣28.0%28.0%4混装14.0%32.0%5未装配到位312.0%44.0%6标签与实物不符312.0%56.0%7其他1144.0%100.0%合计25班别不良统计表序号班别不良次数不良占比占比累计1白班1872.00%72.00%2夜班728.00%100.00%合计25类品不良统计表序号类别不良次数不良占比占比累计1试模品14.00%4.00%2量产品2496.00%100.00%合计25
检查表PART
qc七大手法之:检查表检查表,也称为查检表或点检表,是一种使用简单且易于理解的标准化表格或图形。人员只需填入规定的检查表记号,再加以统计汇整其数据,即可提供量化分析或比对检查。它主要用于系统地收集资料、积累信息、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通过检查表,可以方便地追踪和记录各种活动和情况,有助于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明确目的首先,需要明确制作检查表的目的和所需收集的信息类型。这有助于确保检查表的设计能够满足实际需求。2.确定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