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pdf
文件大小:2.36 MB
总页数:6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8.65万字
文档摘要

摘要

摘要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向纵深推进,绿色消费理念方兴未艾,人口

结构的变动在生活能源消费的碳排放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粤港澳大

湾区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以及独特的人口结构特

点,通过探讨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结构变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能够有助于城市

群低碳政策的制定,进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以2010—2020年10年间

粤港澳大湾区的碳排放为研究主体,探讨城市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通过构

建空间杜宾模型识别影响区域之间碳排放的最关键人口结构因素以及人口结构

的空间溢出效应。然后根据各个城市识别出的对自身最关键的人口结构因素,

对11个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对拥有不同人口结构特征的城市群提出具有针对

性的低碳消费政策。

通过以上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粤港澳大湾区

11个城市的总碳排放量以2015年为分界点,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从2010

年的93.99百万吨上升至2020年的111.11百万吨。同时碳排放总量的空间分

布在这十年间由最开始东高西低的特征演变为中高四周低的特征。二是大湾区

11个城市之间的碳排放量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并且2010年明显的高-高

和低-低聚集态势在2020年有所增强,进一步说明了大湾区碳排放量的空间集

聚性逐渐增强的事实。三是老龄化程度、家庭规模和受教育程度会对碳排放带

来抑制作用,而性别结构、城镇化率将会促进碳排放量的增加,其中老龄化程

度、城镇化率和受教育程度是最为关键的3个因素;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老

龄化率和城镇化率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家庭规模将会带来负向的溢出效

应。四是根据3个关键人口结构变量对大湾区11个城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分为了“高水平、高发展类”(广州市、珠海市和深圳市)、“均衡发展类”(中

山市、佛山市、东莞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城镇化发展类”(惠州市、江门

市和肇庆市)和“高水平、慢发展类”(香港特别行政区)4类城市,这4类

城市根据城市特征适合不同类型的消费低碳政策。

结合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完善养老体系,提升居民受教育程度、促进内部

城市协同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产业集聚、根据家庭类型采取精细化政

策,鼓励低碳到户和多渠道使用政策调节机制,优化消费结构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结构;碳排放;空间计量模型;低碳消费;粤港澳大湾区

-I-

Abstract

Abstract

Withthein-depthadvancementofChinascarbonpeakandcarbon

neutralitystrategy,theconceptofgreenconsumptionisintheascendant,and

demographicchangesplayapivotalroleinthecarbonemissionprocessof

domesticenergyconsumption.TheGuangdong-HongKong-MacaoGreaterBay

Areahasanimportantstrategicpositionandunique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

intheprocessofhigh-qualitydevelopmentinChina,andstudyingtheimpactof

demographicchangesoncarbonemissionsintheGuangdong-HongKong-Macao

GreaterBayAreacancontribut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