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植物群落季相特征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目录
1.1相关概念研究1
1.1.1城市公园1
1.1.2植物群落的分类及其季相特征1
1.1.1.1植物群落的分类2
1.1.1.2植物群落的季相特征2
1.2植物群落季相特征研究2
1.1.1国内植物群落季相特征研究现状2
1.1.2国外植物群落季相特征研究现状3
1.3景偏好研究3
1.3.1景偏好概述3
1.3.2国内景偏好的研究现状4
1.3.3国外景偏好的研究现状4
1.4综述简析5
参考文献5
1.1相关概念研究
1.1.1城市公园
对于城市公园(publicpark)的定义不同的学术领域给予不同的解释,如《现
代汉语辞典》对城市公园的释义是“城市中供公众游览休息的园林〃;《中国大
百科全书》定义为“城市公共绿地的一个类别,由部门或社区公共机构建立运营,
供公民游憩、欣赏玩乐等园林”[6];《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释义为:
向公众开放,以休闲为主体功能,拥有较完备的服务设施,兼具保护生态造景等功
用的公共绿地,以及兼具完善城市生态、消防、避难等的功用[7]。
城市公园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为适应城市居民的生活游憩需求,供休闲、游览、
健身、交流,和开展各类集体活动的地方场地[8]。城市公园不但影响了居民的生
活质量,还产生美化城市、调节城市小环境、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维护城市生态
平衡和抗灾减害等各种生态效应。
1.1.2植物群落的分类及其季相特征
1.1.1.1植物群落的分类
植物群落,是由特定区域内部全部植物组合而成,在该区域内植物具有一定
的数量,每种植物占据一定比例,具有特定的结构等[9]。在其区域内部植物与
植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植物与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
系实质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与自然淘汰。
根据植物群落的形成方式,可将其区分为自然型植物群落和人工型植物群落
两个类别[10]o根据植物群落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可将其区分为单层植物群落和
复层植物群落两类[H]o根据植物群落内生长环境的差异可将其划分为陆生植物
群落结构和水生植物群落结构两类。
城市公园中的植物群落大多为人工型群落,其结构层次多为单层群落和复层
群落结合,以陆生植物群落为主,有大面积的水域或湿地的公园中也会有出现水
生植物群落。生长在城市公园中,对公园内部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的植物群落
被称为城市公园植物群落[12]。
1.1.1.2植物群落的季相特征
植物季相是植物应对气候变化而产生的一个特定的变化规律,并显示出一定
的周期性。植物在各个时节产生的季相颜色、形态变化、气味特点等,都体现了
自然风光季节变迁的时序之美,也是园林景中较为直的风景。因此深入研究
植物季相特征变化,有利于发展植物造景方法、提高园林绿化品质,而且也对文化
展示有一定的重要意义。目前,人们关于植物季相特征问题的深入研究已获得了
较多结果,对象大多包围着校园、风景林、都市公共绿地、公园绿地、城市森林
等领域开展研究,多以空间营造、意境营造等领域为重点科学研究内容[13]o
1.2植物群落季相特征研究
1.1.1国内植物群落季相特征研究现状
对于植物群落的研究,国内学者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植物群落生态结构
和结构动态演变、植物群落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14]。植物群落评价指标体系
的构建,芦建国(2009)构建了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综合评价体系,并以南京玄武湖
公园为例进行了应用[15]o
对于植物群落季相特征,现代园林植物景设计的研究较为系统深入。综合
文献综述可知,我国现阶段对植物季相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研究植物群落全
年的季相变化,二、研究单季的多种群落的植物季相,三、分析植物的空间季相
特点以及景意境的营造,四、根据绿地类型来划分并进行季相研究,五、植物
季相的影响因子。
1.1.2国外植物群落季相特征研究现状
国外在植物群落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