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1.“中国稀土之父”是
A.徐光宪 B.侯德榜
C.张青莲 D.屠呦呦
2.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铜 B.汞 C.铝 D.钨
3.下列物质中,属于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
A.青铜 B.钢材 C.18K金 D.钛合金
4.铋合金的熔点范围是47~262℃,用于锅炉的安全塞,一旦发生火灾时,一些水管的活塞会“自动”熔化,喷出水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铋属于金属元素
B.铋合金的熔点低于金属铋
C.铋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D.铋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3
5.下列物品主要是由合金制成的是
A.塑料水杯 B.青铜铸像
C.汽车轮胎 D.羊毛大衣
6.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D.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7.高炉炼铁核心反应Fe2O3+3CO高温2Fe+3CO2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A.Fe2O3 B.CO C.Fe D.CO2
8.工业生产中,不仅要考虑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还要考虑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在铁矿石的成本价格和杂质含量都相同的条件下,选择下列哪种矿石用来冶炼生铁比较好
A.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
B.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
C.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
D.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
9.80gFe2O3和CuO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可能是
A.50g B.60g C.70g D.80g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原理。关于该装置和反应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反应前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前要先通CO,加热后B中出现浑浊
C.已知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b→c→d
D.这种方法“炼”出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最大的区别是不含碳
11.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铁锅做饭,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_____性。
(2)厨房中铁锅容易生锈,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__。
(3)铝合金制造的飞机外壳,具有轻量化、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耐受水雾和雨雪侵蚀等特点。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写出两条即可)。
12.钨(w)是我国丰产元素,广泛用作灯泡的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
(1)钨用作灯丝,主要利用它的(填物理性质);
(2)钨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钨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周期:
(3)冶炼钨的一个阶段是用碳、氢气等还原耕在高温条件下把氧化钨(W03)还原为金属钨.如选择氢气作还原剂,氢气和氧化钨反应生成钨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古代就已经掌握了多种金属的冶炼技术,下面三幅图分别描述的是古人炼铁、炼铜的场景。
(1)图1中,古人将木炭与铁矿石堆入炉内,并鼓入空气,利用生成的CO将Fe2O3转化为铁单质。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1中,为了保持炉内高温,需要不断拉动风箱使木炭充分燃烧。不断拉动风箱可以使木炭充分燃烧原因是。
(3)图2中,古人将铁片放入富含硫酸铜的小溪中,获取铜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测定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纯度:
向赤铁矿中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假设赤铁矿中杂质不参与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填序号)。
①通入一氧化碳 ②加热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