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证书等级:甲级证书号:B142005915
湖北省黄冈市
清江口泵站安全鉴定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二〇二〇年九月
湖北省黄冈市
清江口泵站安全鉴定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分管总工:
地质技术负责人:
审查:
校核:
编写:吕康桥
参加工作人员:
目录
TOC\o1-3\h\z\u1前言 4
1.1工程概况 4
1.2勘察技术要求 5
1.3工程勘察技术标准 6
1.4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7
2工程地质概况 9
2.1地形地貌 9
2.2地层岩性 9
2.3地质构造及地震 10
2.4水文地质条件 12
3泵站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3
3.1地形地貌 13
3.2地层结构及岩性 13
3.3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14
3.4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6
3.5主泵房、副厂房及安装间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8
3.6进水前池及翼墙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9
3.7拦污栅桥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9
3.8真空破坏阀及出水流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9
4天然建筑材料 21
5结论与建议 22
附图
1、黄冈市清江口泵站安全鉴定工程地质平面图
2、黄冈市清江口泵站安全鉴定工程穿堤建筑物1-1’工程地质剖面图
3、黄冈市清江口泵站安全鉴定工程主、副厂房2-2’工程地质剖面图
4、黄冈市清江口泵站安全鉴定工程拦污栅桥3-3’工程地质剖面图
1前言
1.1工程概况
清江口泵站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黄广大堤桩号16+560处(地里位置见图1-1),九江大桥北岸上游,装机容量6×800kw,设计流量51m3/s。担负着297km2的排涝任务。
图1-1清江口泵站地理位置示意图
工程于1973年12月动工兴建,1974年8月完成1#、2#机组,1975年~1977年完成3#、4#、5#、6#机组,并相继投入运行。2006年进行更新改造,2007年更新改造完成并投入运行。自建站运行至今,累计运行44209台时,排出渍水8.877亿m3,为圩区23.8万亩农田抗灾保丰收和黄梅县的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建站早,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设备选型择优困难,建筑物标准低,加上运行时间长,机电设备陈旧、老化、淘汰、落后等原因,泵站运行事故频繁,对泵站的安全运行形成极大威胁;同时设备的淘汰老损也使泵站长期处于高能耗低效率下运行,极不经济;另外,金属结构、建筑物及管理设施不配套,以上因素严重地影响泵站效益的正常发挥。
运行十多年来,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工程自身所担负的巨大任务极不相称,为增加防洪减灾能力,确保长江干堤穿堤建筑物在特大洪汛期间正常安全运行,必须对工程进行更新改造,发挥其更大的工程效益。
1.2勘察技术要求
本阶段主要对泵站进行安全鉴定,涉及的主要建筑物有:泵站厂房、流道、出水闸、拦污栅、进水渠等。根据《水闸与泵站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704-2015)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提出勘察工作内容如下:
(1)复核工程区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与评价,复核场地地震动参数。
(2)基本查明场址各建筑物地基的地层岩性、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重点查明软土等特殊岩土层的分布范围、工程特性,查明可能存在的土岩双层地基基岩面的倾斜、起伏状况。评价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基本查明各建筑物地基岩土体的透水性、透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情况、地下水类型、埋藏、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环境水的腐蚀性。
(4)进行各建筑物部位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提出有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及地基允许承载力的建议值。
(5)评价建筑物地基和边坡稳定性及渗透、渗透变形条件,评价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行性,提出地基加固、防渗处理的建议。
(6)基本查明各建筑物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围护和降排水等提出建议。
(7)对工程所需要的土料、砂砾石料、块石料等天然建筑材料进行初查。
1.3工程勘察技术标准
(1)水闸与泵站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704-2015)
(2)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316-2015)
(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18)
(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5)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