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施工方案设计案例综述
目录
TOC\o1-3\h\u2955土方施工方案设计案例综述 1
276141.1施工准备 1
208341.2土方开挖? 2
127471.3土方回填 3
123861.4基坑内的排水? 3
74501.5边坡支护 4
14511.6质量控制与检验 4
182321.7土方开挖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4
149811.8应急措施 4
本工程的土方开挖呈矩形布置,地下室部分的建筑面积为335.12平方米。根据工程需要,对土方施工部分分为4个施工段并组织流水施工。按平面图布置把地下室部分为施工段四,轴网15至轴网20部分为施工段三,轴网7至轴网15为施工段二,轴网1至轴网7为施工段一,整体自东南至西北方向分段开挖施工。
1.1施工准备
1.1.1全面开展监测跟踪调查清理建筑施工现场的地上、地下建筑建筑障碍物,拟定具体排障处置措施及制定相应的的排障处置实施方案,并及时予以检查落实。土方连续开挖一般都是采用大型立式开挖机的方法挖掘来连续进行,以便于基坑支护。
1.1.2根据建设主体建设施工单位实际提交的项目建筑物施工红线、控制桩、水准点及其整体施工设计方案等相关资料,进行安全检查和施工放线。在钢筋基坑工程开挖施工区域轴线范围内的所有开挖轴线和基桩、水准点均应除需要将其牵引到使用机械进行施工的人体活动中心地带以外,并且还应同时设置一个带有涂红白两色油漆的圆形钢筋水泥支撑体并用来对其加以保护维修。
1.1.3劳动力准备
现计划配备如表6.4所示
工种
数量(单位:人)
杂工
31
挖掘机司机
2
运输司机
2
表6.4
1.2土方开挖?
在本工程大开挖土方4520.9m3,人工挖方180.84m3。
施工段一的工程量:908.85m3;
施工段二的工程量:789.85m3;
施工段三的工程量:426.93m3;
施工段四的工程量:2567.11m3;
土方开挖施工顺序:施工段一(轴网1至轴网7)→施工段二(轴网7至轴网15)→施工段三(轴网15至轴网20)→施工段四(地下室部分)。
a)土方开挖操作
1)因本工程为桩基础,桩基先用大反铲开挖至设计底板以上10cm处,然后用小反铲根据各承台所放线逐一开挖各个承台,而后人工清理基坑土方。为了便于施工,计划预留50cm的作业面。
2)开挖地下室基坑后按1:0.33放坡,上部四周距开挖线1m处设置安全防护栏,地面和边坡一起进行硬化,防止雨水流进基坑。开挖时应在坑四周承台边各开挖300*300通长主排水沟,其余承台再沿主排水沟方向各分支开挖一条排水沟,并每隔一段距离内设置φ600集水井一个,用潜水泵把基坑基坑四周的多余水及时吸出确保整个基坑不泡水。
3)在每次开挖挖掘过程中逆向走或倒退均可按正常踏步式进行挖掘。每层挖掘地层均应首先进行清底并挖掘出出土,然后再逐步挖掘进行分层挖掘。
4)基坑开挖时,土方在开挖前首先应进行定位放线,确定标高,余土在开挖接近基地时,留至少一层厚土面砖采用人工修平,以免干扰基底土,随着地砖在基底的逐渐暴露,可以将其分段施工,100厚C15素砼垫层。在浇筑前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一条标高线,以控制底基的标高及其平整程度。挖掘次序上要严格按照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
5)土方开挖时,自施工段一开始开挖,在开挖的过程中,留出一条5m宽的便道,方便装卸车运输挖出的土方。便道随开挖的方向一直延伸,直到挖至地下室部分。
6)对于二次开挖人工基坑的良好土方,在基坑施工时的场地上没有完全具备条件需要进行人工堆放时,一定首先要注意保证场地留足基坑回填所用必需的良好混凝土,多余的良好土方宜一次性地交运至人工废弃的堆土点入口处,避免二次人工搬运。
7)土方的开挖通常不宜于下雨天。雨天修建基坑或者管沟的情况下,应该特别注意保持边坡的稳定。必要时,也可适当地放缓其边坡斜率或设立支撑。同时还应在场地内部或场区外侧周围围筑有土路堤或人工开挖排泄物的水沟,防止场内地面积积水流出。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边坡和支撑件等的安全性检查。
1.3土方回填
在本工程回填土方2221.7715m3。
施工段一的工程量:793.50m3;
施工段二的工程量:713.51m3;
施工段三的工程量:376.75m3;
施工段四的工程量:638.07m3;
土方回挖施工顺序:施工段一(轴网1至轴网7)→施工段二(轴网7至轴网15)→施工段三(轴网15至轴网20)→施工段四(地下室部分)。
a)土方回填操作
1)将回填混凝土按分层进行分段浇筑,交接点应填成一个阶梯形,上下两层相互配合,搭接间距≤300mm;分层材料厚度宜控制在各层之间不得超过。
2)对机械土方的人工夯实我们采用的以机械式和打开式夯实为主,人工的由操作人员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