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史影响评价类答题模板--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docx
文件大小:48.6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2.41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史影响评价类答题模板

一、中国古代政治类

1.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势力

2.加强皇权

3.维护封建统治

4.维护国家统一,富国强兵

5.缓和社会矛盾

6.稳定社会秩序

7.提高行政效率

8.扩大统治基础

9.高素质人才的选拔

10.打破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11.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12.加强监督、减少腐败

【知识补充】

1.中国历代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

(1)秦汉: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

(4)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

(5)明朝:废丞相、内阁、五军都督府

(6)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责任内阁)理藩院

2.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1)先秦:世袭制商鞅:军功爵禄制

(2)两汉:察举制、从孝廉到门第族望、皇帝征辟制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的高低

(4)隋朝到清朝:科举制度

3.中国历代监察制度

(1)秦朝:御史大夫

(2)两汉:刺史制度

(3)隋唐: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4)北宋:通判

(5)元朝:御史台

(6)明朝:提刑按察使司和厂卫机构

二、中国古代经济类

1.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减轻农民负担

3.抑制土地兼并

4.缓和社会矛盾

5.促进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

6.促进海外贸易发展

7.促进南方地区的开发

8.有利于商人地位的提高和市民文化的兴起:加强地区间的联系

9.人身依附关系减轻

【知识补充】

1.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1)西周——贡赋

(2)春秋——按亩收税

(3)秦朝——按人丁收税、征发徭役、兵役

(4)西汉——编户制度

(5)北魏——租调制度

(6)隋唐——租庸调制度

(7)唐中期——“两税法”

(8)北宋中期——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

(9)明——“一条鞭法”“辽饷”

(10)清——“地丁银”

2.赋税制度变化的影响

(1)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调整生产关系,缓解阶级矛盾

(3)扩大国家税源,增加政府收入

(4)加重了人民负担,成为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

(5)劳动者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除此之外,《高考历史解题思路》还给大家汇总了其他高考高频材料题答题模板

三、中国古代思想教育科技类

1.思想文化统一

2.思想文化繁荣

3.确立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4.儒家思想确立为统治思想

5.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6.有利于解放思想

7.促进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8.维护国家统一、封建统治

9.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10.扼杀人的主观欲求

11.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12.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3.有利于中华民族性格塑造

14.教化社会,提高素质,规范行为

15.培养高素质人才

16.促进教育转型

17.打破受教育的身份限制,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18.服务农业,促进农业发展

19.有利于科技文化的交流

20.东学西渐,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中国近代政治类

1.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的发展

4.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临时约法》,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5.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6.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促进国家统一局面的出现

五、中国近代经济类

1.小农经济解体,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创办近代工业,促进了近代化进程和近代城市的发展

3.促进近代社会转型,从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

4.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5.和外国企业竞争,一定程度上减轻外国的经济侵略

6.近代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7.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促进移风易俗和社会风貌的变迁

8.铁路、轮船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六、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教育类

1.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思想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2.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冲击了传统的纲常礼教,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4.维新思潮和三民主义思想,推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

5.全盘西化和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一方面促进思想解放和西方思想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

传播和五四运动的发生,另一方面导致主流文化缺失,传统文化断层,出现思想界的混乱,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凝聚力增强

6.托古改制有利于减轻改革阻力,宣传维新思想,也反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7.毛泽东思想(工农割据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领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

8.培养了新型人才,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思想

9.教育民众担负社会责任,探索救亡图存

七、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