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外国美术流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第16册第3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教材分3个页面,第一页上部展示两个不同流派的人物肖像画,左图法国安格尔的油画《布罗格利公主像》与右图法国马奈的油画《吹笛少年》,意在使同学们通过直观观察,初步感受到两种流派不同的艺术风格。下部结合法国达维特的油画《马拉之死》,教材介绍了什么是新古典主义画派,以及他的艺术特点。第二页上图是油画《拿破仑一世的加冕》,再次欣赏新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同学们可以结合所学尝试分析、解释和评价该流派,能更好地巩固对新古典主义流派的认识。第二页下部教材展示了法国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介绍了什么是印象主义画派,以及它出现的年代、艺术风格、代表画家等。第三页上部出示了法国雷诺阿的油画《红磨坊街的舞会》和法国德加的色粉画《舞台上的舞女》代表印象主义画派,通过对不同画家同一流派作品的欣赏,能更加全面的领略印象派的艺术魅力。本课结尾同时出示了印象派莫奈的油画《莫奈夫人和儿子》、新古典主义画派法国安格尔的油画《霍松维勒女伯爵》两个不同艺术流派的画作,通过前面的欣赏、描述、分析、讨论等方式的学习,请同学们对比两种流派,总结体会两种美术流派的区别。
学情分析:
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学习能力和效果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7年级和8上,他们已经接触过一些中外经典绘画作品,对美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备了一些欣赏知识。他们对作品的题材,绘画材料的认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绘画作品的风格流派和对作品历史背景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中多角度分析、对比、讨论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认识、理解并评述美术流派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和认知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特点,理解它们在造型、用色、题材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2、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作品的分析比较,达到能对两种绘画风格进行评述,并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两个西方美术流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进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了解的兴趣,激发懂得艺术、乐于学习艺术知识的热情。同时,学习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在艺术上进行大胆创作和表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难点:自主描述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
教学过程:
视频播放,导入新课
师:播放一组外国绘画作品
师:快闪一组外国美术流派在历史舞台上留下的精彩佳作。(呐喊、马拉之死、蒙娜丽莎、百脑汇爵士乐、、记忆的永恒、二十五个彩色的玛丽莲梦露、、拾穗者、日出印象、星夜等)
师:(艺术流派纷呈多彩,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二、新授
1、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
师:先提示画家相关信息,再引出新古典主义的两位画家
生:达维尔、安格尔
2、讲述创作背景
师:【时间+地点+事件(刺杀)】来介绍题材
引发学生的想象,画面感
你会怎么画呢?
3、多角度欣赏作品《马拉之死》
师:围绕怎么画,从造型、画风等角度分析作品
师:造型:(现场画+实物画室画+借鉴《圣母哀悼基督》)
画风:没有鲜血淋淋、没有痛苦到扭曲的表情、没有张牙舞爪、大喊大叫
只有庄重、理性的画风让我们获得更为深沉的感染力。
4、尝试归纳新古典主义画派的艺术风格
题材:多选择重大历史事件
造型:严谨、精准
画风:庄重、理性
5、为什么叫“新”古典主义,新在哪里?
师:当时法国上流社会流行贵族气息的洛可可艺术,法国民众反对这种艺术,认为外表华丽无内涵,这时正好庞贝古称挖掘出大量的文化艺术遗迹,他们要求改变,期待更为严谨、高尚的艺术,于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应运而生。新古典主义多选择重大的历史题材,色彩优雅、画风庄严、理性。
6、学以致用
师:结合所学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在欣赏《拿破仑一世加冕》
师:这幅画场面恢弘,人物众多,面对这样一样画,你们是不是有很多问题要问呢?
生:(1)他们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
(2)这幅画到底有多大?有多少人?
拿破仑在哪里?约瑟芬皇后在吗?谁是教皇?
怎么画的?画了多久?
主要人物为什么都是侧脸?
拿破仑对这幅画满意吗?
(带着问题,来看老师录的视频)
师:梳理艺术风格(题材、构图、造型等)
7、面对选择
师:1839年达盖尔先生发明了摄影技术,达维特花了2年时间画了拿破仑一世加冕,在此时变成了按下快门就可以完成了。摄影技术的产生对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冲击,我们是选择退缩还是新生呢?
8、介绍印象派
师:在冲击下,人们开始从思考画什么转变为怎么画?印象派就是实践了什么是新生,他们是一个全新的画派,新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