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单元第2课《如歌行板》教学设计苏少版2025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docx
文件大小:16.77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4.93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单元第2课《如歌行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围绕“生命礼赞”主题,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多样与美好。《如歌行板》作为单元第二课,以音乐与美术跨学科融合的视角,通过对柴可夫斯基同名音乐作品的赏析,以及以此为灵感的美术作品解读,培养学生从不同艺术形式中感知情感、捕捉灵感,进而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养。它不仅是对音乐艺术魅力的探索,更是搭建起音乐与美术之间沟通桥梁,让学生体会到艺术之间的共通性,为后续深入学习艺术表现手法和创作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结构

教材开篇呈现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音乐片段,介绍其创作背景与情感基调。随后展示一系列受该音乐启发而创作的美术作品,涵盖绘画、雕塑等多种形式,从具象到抽象,风格各异。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音乐中的情感与意境,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元素、色彩运用、构图布局等,思考美术如何将音乐的抽象情感转化为具体视觉形象。教材还设置了讨论、实践等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与美术关联的理解,并尝试创作表现音乐感受的美术作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柴可夫斯基《如歌行板》的音乐特点,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了解其创作背景和音乐结构。

能够分析并阐述以《如歌行板》为灵感创作的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如色彩象征、线条表现力、构图形式等,掌握从音乐到美术的情感转化分析方法。

学会运用简单的美术元素和创作手法,创作一幅能够表达《如歌行板》音乐感受的美术作品,如绘画、手工拼贴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音乐、欣赏美术作品、小组讨论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从多种艺术形式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在创作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学会将抽象的音乐情感具象化,提高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美术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尊重与包容,拓宽艺术视野。

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中感受生活的丰富情感,体会艺术家对生命、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共鸣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柴可夫斯基《如歌行板》的音乐内涵,把握其旋律、节

奏、和声所传达的情感,如忧伤、沉思、憧憬等。

分析以该音乐为灵感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理解美术作品如何通过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等元素将音乐的情感和意境转化为视觉形象。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将自己对《如歌行板》的音乐感受转化为具体的美术创作,掌握跨学科创作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突破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艺术形式界限,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音乐的抽象性中提炼出可用于美术创作的元素和灵感。

在创作实践中,如何让学生准确地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出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感受,避免作品的形式化和表面化,展现出个性与深度。

四、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资料

柴可夫斯基《如歌行板》的高清音乐音频及视频资料,包括不同版本的演奏,如弦乐四重奏版、交响乐版等,用于学生聆听和感受音乐。

收集大量以《如歌行板》为灵感创作的美术作品图片、视频,涵盖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如油画、水彩画、素描、雕塑等,制作成精美的PPT课件,辅助教学讲解。

准备相关的艺术家创作过程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从音乐灵感到美术作品诞生的过程。

(二)教具

绘画工具:为学生准备绘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素描铅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满足学生绘画创作需求。

手工材料: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皱纹纸、轻黏土等手工材料,用于学生进行手工拼贴或立体造型创作。

展示道具:准备展示架、画框等,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营造展示氛围。

(三)教学场地布置

将教室布置成艺术氛围浓厚的空间,在教室四周张贴一些经典的音乐主题美术作品海报,摆放一些小型雕塑作品,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沉浸在艺术氛围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俄罗斯风格的音乐视频,视频中展示俄罗斯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提问互动: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那你们能说一说从这段音乐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音乐又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俄罗斯风格音乐和展示相关画面,营造艺术氛围,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与视觉形象的关联,为

引入本节课主题《如歌行板》做铺垫。

(二)音乐赏析

作品介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