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认识东南亚的世界遗产
(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东南亚的世界遗产》
单元
八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认识东南亚的世界遗产》旨在通过对东南亚地区世界遗产的探讨,拓展和深化学生对该地区知识的了解。教材内容围绕认识东南亚世界遗产展开,首先介绍世界遗产的概念以及东南亚世界遗产在旅游方面的吸引力,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详细阐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流程,为学生学习提供清晰的路径。随后通过四个任务,即了解世界遗产名称及类别、绘制分布图、制作墙报、规划旅游线路,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东南亚世界遗产。这些任务设计层层递进,不仅涵盖了地理知识,还融合了历史、艺术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认识东南亚地区,丰富其对该地区自然和人文特征的认知。
2022新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归纳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2.举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结合实例,说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结合资料和地图,能够准确识别和描述东南亚世界遗产的名称、类别及其地理分布,描述其所在区域的地理特征。
2.综合思维: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综合分析东南亚世界遗产的形成原因和价值,理解旅游业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
3.人地协调观:认识到世界遗产是自然与人类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规划旅游线路和设计观光活动,认识到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树立保护世界遗产、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观念。
4.地理实践力:通过绘制东南亚世界遗产分布图和制作墙报,学生能够运用地理技能,增强对东南亚世界遗产的空间认知和艺术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对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况有了一定了解,并初步掌握了一些地理学习方法和地图阅读技能,这为学习东南亚世界遗产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然而,对于世界遗产的具体概念、分类以及东南亚地区丰富多样的世界遗产具体情况,学生可能了解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通过直观演示、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
难点
1.东南亚世界遗产的分布、类型、价值及与当地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
2.跨学科融合理解世界遗产背后复杂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
3.通过学习,提高区域认知能力,掌握地理实践力,发展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同时增强全球视野,认识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
材料准备
教师查找最新的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视频导入】“相约东南亚”旅游宣传片
观看视频
直接展示主题,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探究活动一】东南亚的世界遗产概况
【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55,读图,回答问题。
【问题引领1】
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东南亚包括哪些国家?这些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特点?
(3)读“东南亚国家部分世界遗产的名称及类别表”(见同步教学课件),简要说出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各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
①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在地理、历史、艺术等领域具有特殊意义,是全人类的瑰宝。
②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交融,其世界文化遗产以宗教建筑、古城遗址和独特文化景观为核心,展现了印度教、佛教与本土文明的融合。这里的世界遗产一般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大类。截至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东南亚共有世界遗产42处。
③柬埔寨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吴哥窟(1992)、柏威夏寺(2008)、三波坡雷古寺庙区(2017)、贡开遗址(2023);印度尼西亚有婆罗浮屠寺庙群、普兰巴南寺庙群、科莫多国家公园、巴厘文化景观、桑义兰早期人类遗址;泰国有素可泰古城镇、阿育他亚(大城)古城、岗卡章森林保护区(2021)、班清考古遗址;越南有顺化皇城、下龙湾、会安古镇等等。
【探究活动二】绘制东南亚世界遗产分布图
【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55—P56,读图,完成填图。
【问题引领2】
在地图上标注世界遗产的位置,有助于直观了解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参照表1,自主设计图例,将统计的世界遗产标注在东南亚地图(图1)上。
【学生活动】(略)
【教师指导】
①先查阅东南亚国家旅游地图,了解该景点(世界遗产)的地理位置,然后填到对应的空白地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