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丹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招募特聘农技员的通知(1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八王之乱是发生于我国()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
A.西晋
B.春秋
C.秦朝
D.西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期。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该事件从宫廷内权力斗争开始,进而引发战争,祸及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动荡,也成为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此时期主要是诸侯争霸等局面,并非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引发内乱。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统治期间主要面临农民起义等问题,没有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大规模内乱的情况。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周王朝统治前期相对稳定,后期出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等事件导致西周灭亡,也不存在皇族争夺中央政权引发内乱的典型事例。所以答案应选八王之乱发生的西晋时期。
2、下列做法中,能使液体蒸发或挥发减慢的是()。
A.用扫帚把水泥地面上的积水向四周扫开
B.将湿衣服展开悬挂在有阳光的地方
C.理发师用热风吹湿头发
D.将不用的酒精灯盖上灯帽
【答案】:D
【解析】减慢蒸发速度的因素有:①减小液体的表面积;②降低液体的温度;③减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摊开地上的积水会使液体的表面积变大,水分蒸发加快,这不符合减慢蒸发速度的要求。将湿衣服展开悬挂在有阳光的地方,会使液体表面的温度升高,加快水的蒸发,也不符合减慢蒸发速度的要求。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既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又提高了头发上水的温度,加快了液体的蒸发,同样不符合减慢蒸发速度的要求。而酒精灯盖上灯帽后,酒精与外界隔绝,空气的流动速度减缓,从而减慢了酒精的挥发,符合减慢蒸发速度的要求。
3、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中的“洋夷”指()。
A.英国殖民者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侵略者
【答案】:C
【解析】首先确定时间,光绪元年为1875年,光绪二十七年即1875+27-1=1901年。材料中提到朝廷和议并赔款四百五十兆(即4.5亿两白银),这符合《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是清政府在1901年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等十一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这些国家组成的联军正是八国联军。因此材料中的“洋夷”指八国联军。英国殖民者指的是历史上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势力,在19世纪中叶发动了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但与本题中描述的条约赔款情况不符。英法联军主要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英法两国军队。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1860年,与本题时间及赔款数目均不相符。日本侵略者在近代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等侵略战争,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与本题中赔款四百五十兆的内容不同。综上,答案是八国联军。
4、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的除外。
A.抢劫罪
B.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D.强奸罪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刑法中关于不适用死刑的特殊规定。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一般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题干讨论的是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的例外情形,这是为了平衡对老年人的特殊宽宥和对严重犯罪行为的惩处。抢劫罪、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奸罪虽然都是严重犯罪,但并不是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的例外条件,而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情形,其社会危害性极大,因此不在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的范围内。所以正确答案是满足“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这一条件。
5、自然界中,各种令人惊叹的特色地貌均由不同原因形成。在风蚀作用下最可能形成()。
A.海岸地貌
B.冰川地貌
C.雅丹地貌
D.喀斯特地貌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来判断在风蚀作用下最可能形成的地貌。-海岸地貌是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并非主要由风蚀作用形成。-冰川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主要是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与风蚀作用关系不大。-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从而形成雅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