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俏皮泥玩具(课件)人美版2025美术一年级下册 (2).ppt
文件大小:9.71 MB
总页数:3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1.32千字
文档摘要

俏皮泥玩具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想一想,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都喜欢玩什么玩具?有没有人见过用泥土做的玩具呢?你能认出这些是什么泥玩具吗?惠山阿福北京兔儿爷你能认出这些是什么泥玩具吗?河南泥咕咕陕西宝鸡凤尾鸡比一比泥玩具面塑玩具相同点都是中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立体性和观赏性。比一比泥玩具面塑玩具不同点1.选材不同2.泥塑:只可观赏不可食用面塑:既可观赏又可食用。校园艺术节招募令你们还记得我们用泥土捏出来的角色、形状吗?今天,我们要做的是一些“俏皮”的泥玩具。你可以让这些玩具参与到我们即将举行的校园艺术节中,和大家一起演绎一个精彩的舞台剧!找一找古代的小朋友也有玩具,你发现左图货担上的泥玩具了吗?宋代玩具宋代泥玩具“磨喝乐”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两宋时期,每年的七夕节,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用“磨喝乐”来供奉牛郎、织女,借此来实现“乞巧”和多子多福的愿望“磨喝乐”,乃是宋代最流行的泥娃娃。泥玩具的千年历程考古实证:半坡遗址出土彩陶球与动物形陶哨,孩童遗物与成人陶器共存。功能价值:狩猎、祭祀活动之余,泥土成为最早的“益智玩具”。象征意义:陶哨模拟乌兽鸣叫,暗含早期自然崇拜(如“祭祀”与“游戏”的模糊界限)。泥玩具的千年历程商代墓葬出土陶制人偶、动物俑,兼具殉葬替代品与儿童玩具功能。汉代说唱俑(四川出土)形制夸张,反映泥土艺术从宗教走向民间娱乐。泥玩具的千年历程唐代胡人俑:丝绸之路上西域商贩形象泥偶,体现多元文化交融。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街头“磨喝乐”(七夕泥偶)热销,成为商业玩具的代表。泥玩具的千年历程南北流派:北方:山东高密“泥叫虎”(中空带哨,驱邪纳吉)北京“免儿爷”(中秋祭月民俗衍生)。南方:无锡惠山泥人(手捏戏文,典出昆曲)潮州浮洋泥塑(戏曲脸谱化)。工艺突破:天津“泥人张”写实彩塑(清道光年间)开创文人艺术与民间玩具的结合。泥玩具的千年历程20世纪工业化冲击:泥玩具被塑料制品取代,多地技艺濒临失传。非遗行动:2006年“惠山泥人”等列入国家非遗,老匠人走进学校授课。跨界案例:故宫联名“兔儿爷”盲盒、泥塑动画《桃花源记》获国际奖项。古人如何利用泥土创造生活中的艺术?主要特征:造型:简单概括,突出特征。色彩:艳丽鲜艳,对比强烈。寓意:寓意美好,平安吉祥。主体:多以动物为原型刻画。试一试,制作一个指偶小玩具基础形状试一试,制作一组好玩的泥玩具1.捏个火车头2.捏出火车身体课堂总结中国泥玩具是“最朴素的百科至书”凝结农耕文明的审美、信仰与生存智慧。从孩童手中的玩物到非遗IP,泥土的溫度始终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带上你制作的泥玩具,寻找合适的场景摆一摆、拍一拍,为它们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为下一节课的泥玩小舞台做准备。艺术实践用你手中的彩色粘土,制作出你喜欢的作品,为下节课的泥玩小舞台做准备吧。教师示范教师示范作品欣赏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