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潮州绒绣制作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潮汕文化区域主要位于岭南之东,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潮州民间
艺术种类和样式多姿多彩,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民间工艺mdash;潮绣
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潮
绣中的绒绣作品受到中华民族正统文化的浸溶,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
气息,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情感。在发扬民族性、地域性文化艺术的
当代,潮州绒绣艺术价值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中,潮汕人敢于改变现
实,追求美好事物。在服装设计传统绒绣工艺价值,反思地方传统艺
术,从传统中获取设计灵感,进行服装创新设计。
1影响潮州绒绣的制作的问题
潮绣历史渊源可以上诉到宋代,经历了明、清和新中国成立以来
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的潮绣艺术受到市场经济等因素
冲击,设计制作与功能用途,逐渐脱离了传统艺术需求的氛围
(1)传统潮州绒绣功能与制作。绒绣是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
曾经多用于绣制寺院、庙宇、戏台陈列品以及戏服和日用品,总之,
传统绒绣服务于封建时代大众社会生活,近百年来持续扩大的生产
绒绣成为一种艺术商品。绒绣作为潮绣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潮绣中运
用融合最多,工艺要求偏高的绣种之一,绒绣作为代表性绣种金银线
绣的辅助和搭配,传统潮州绒绣纯用各色丝绒线刺绣,在主要部位也
1
略加棉花或粗棉线薄垫,形成浮雕效果,绣品色线效果细腻精美,传
统主要制作工艺可以归纳为:铺、垫、接、缀,据老艺人口授潮绣的针
法大约有垫、绣、拼、缀等200种,面绒绣的针法大约有30种。绒
绣艺术特色的传承、发展一直在煎熬传统艺人的创造力,时至今日,
这种艺术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从艺术类型上来看,绒绣制作工
艺具有民间艺术特点。
(2)传统潮州绒绣制作工艺与艺术发展。历史中的潮汕人民稳勤劳、
淳朴、热情、自信的性格特点,在传统潮绣画面有所体现,许多画面
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题材,寓情于物,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
的追求。潮汕文化有一个显著特点是:精细,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
承中也能体现出这个特点。传统绒绣在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地吸收、
采纳、改造外来文化,制作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前期,绣稿
设计、选线配色。2)中期,描画稿、针稿、绣制,绣制针法要做到短、
平、匀、齐、密;布面色彩做到洁、亮。3)后期,画面拼接与装裱。潮
州绒绣最大的工艺特色:构图饱满、色彩对比强、形象具有明显的立体
感,画面的点缀配物多借鉴传统工艺或者绘画艺术,常用题材:百鸟朝
凰、孔雀开屏、杏林春燕、松鹤猿鹿、公鸡牡丹、龙飞凤舞等。在许
多老艺人的心目中:绒绣毫不逊色于其他绣种,体现出细腻、绚丽的艺
术之美。如今许多绒绣作品的画面设计面向大众生活,多选择传统吉
2
祥符号,吸收一些现代的因素加以创新,如,在题材方面除了传统的
以外,现代绒绣技法融入了写实绘画的方式,如相片、油画等效果,
在题材、主题、制作技法方面都有一些创新发展,以表达吉庆祥和的
理念。
(3)传统画面造型设计的社会与艺术价值。传统绒绣画面造型表现
是艺术、技术、自然美得综合,也吸收和融入了几何、抽象、现代人
物造型等许多时尚的元素进行创新,对自然形态进行提炼、加工,达
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把太阳、月亮、飞鸟、云彩,同地面上
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通过对事物的特征加
以分析、想象,艺术造型总体偏向于写实,部分形象夸张变形,使传
统吉祥、寓意图案造型更加突出,特征鲜明。传统绒绣的图案多来源
于民间,题材有人物故事、神话传说、花鸟鱼虫等,被赋予了喜庆、
招财、祁福、长寿、爱情等寓意。例如,凤凰、白鹤、牡丹等。在中
国的传统文化中,吉祥寓意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突破了
自然形态的局限性,它又偏于写实形,着重自然形象外表因素的描绘,
要求体现为人们所易于理解的更为直观和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是
在原形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取舍,要求去粗存精,达到形神兼
备。以冲破自然形象所在时间、空间等限制,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
创造性的进行分解、组合,这些与潮州地方的文化和乡土生活息息相
3
关。
2现代潮州绒绣《百鸟朝凰》的画面制作
现代潮州绒绣构思妙出心裁,画面表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绒绣
制作材料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和地方特色,如,不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