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非法干扰行为的预防措施
主讲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主讲人:陈兵兵
非法干扰行为的预防措施:
(一)建立全民航的预警管理系统
(二)对航空运输体系内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和有效的训练
(三)强化机场安全检查部门与机组成员的信息交换
(四)提高空中安全人员的巡航密度和技能
(一)建立全民航的预警管理系统
这一系统应在全国民航主管部门设立,并且在各地区的派出机构,作为信息搜集和传递的节点,向下负责搜集和接收管辖区域内机场、航空公司的异常信息报告,并将这些信息汇总后传递给全国民航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决定这些信息应该如何处理。
(二)对航空运输体系内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和有效的训练
背景调查——确定所有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身份,并及时跟踪这些人员的变动情况——这些岗位至少包括安全检查人员、通道安全控制人员、机务人员、行李装卸人员、空中安全人员、机组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人员等。
训练——训练是提高航空安保从业人员识别危险和及时初步处置威胁的必备途径。只有这些人员具备这些能力,才有可能将劫机炸机事件控制在初发阶段,而仅仅依靠安全意识并不足以做到这一点。
(三)强化机场安全检查部门与机组成员的信息交换
在不影响机场服务的前提下,交换航空旅客的不寻常信息是一个成本低廉的办法。
这些信息包括:被查出违禁物品的放行旅客、在地面发生了与地服人员冲突的旅客、具有明显地域标识的旅客、重要旅客(包括敏感政治、经济人物等)、被允许携带禁运品登机的旅客、特殊旅客(如被解送的旅客)等。
(四)提高空中安全人员的巡航密度和技能
作为预防劫机事件的最后一道防线,训练有素的空中安全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那些微弱的危险信号,从而使机组更早地采取措施。
从既往案例看,洗手间往往是组装的第一选择,因此,注意洗手间的异常状况以及时发现威胁信息,而对那些情绪紧张的焦虑或异常亢奋,要求调换座位或未经许可调换座位,尤其是调换到靠过道、靠角落以及应急通道座位,欲进入驾驶舱,过分关注机组人员也应引起注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