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食用鸡油 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590.63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1.53万字
文档摘要

《食用鸡油》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前言

鸡油是鸡体内全部油脂类物质的总称,主要提取部位有鸡板油、鸡皮、鸡骨,

鸡肉及鸡内脏等。鸡油富含人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与其他富含饱和脂

肪酸的动物脂肪不同,精制鸡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以高达88.07%,远高于牛、

羊、猪等其他动物油脂。有研究表明,鸡油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具有促进新陈代

谢、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提高脑细胞活

性,增强记忆与思维能力,抗衰老、防脱发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鸡油因具有

天然纯正的品质、香味,且富含营养因子,被广泛应用于餐饮、烘焙、肉制品、

调味等行业,并早已成为鸡精(粉)、鸡汁等调味品行业的核心基料。

鸡油就是鸡的脂肪,以鸡体内白色固体为代表,鸡油的胆固醇相对其他动物

油含量比较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且比例较好,接近维

持人类健康的理想值,是一种有待于开发的良好油脂。鸡油中的胆固醇还是人体

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合成胆汁和某些激素的重要原料。

食用油的消费将由散装油向小包装精致油方向发展。这样小小的转变将造就

一个市场容量超过200亿,年增长速度超过30%的小包装食用油大市场。而中国

油脂产业总体增长大约在5%-6%,小包装油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散油的平均增

长。现阶段,小包装油已在城市市场打开销路,并逐步向农村市场渗透。制定食

用鸡油标准,加工企业可以规范的进行食用鸡油生产,在为市场提供高品质食用

油、为减少食用油进口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为食用鸡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

人民的增收做出了贡献,对促进食用鸡油产业的规范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因此,

制定该标准并尽快颁布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

《食用鸡油》团体标准是中国粮油学会提出。

主要工作工程为:

1.查阅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及公开发表的文献等技术资料。

2.赴食用鸡油生产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和熟悉食用鸡油的生产工艺、产品质

量状况。

3.收集国内食用鸡油样品。

4.采用不同方式制备食用鸡油,对特征指标相对密度、脂肪酸组成、酸价、

1

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不溶性杂质含量等项目进行检测分析。

5.根据收集到的相关地方标准和技术资料,结合食用鸡油的生产实际以及样

品分析检测数据,根据GB/T1.1-2009等标准编制的要求,参照国家相关食品质量

安全的标准,确定标准的相关内容、理化和食品安全要求,编制《食用鸡油》团

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6.征集各企业专家对《食用鸡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建议,修改编制《食

用鸡油》团体标准的送审稿。

7.参加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到会专家审核,根据专家对《食用鸡

油》团体标准送审稿提出的修改意见,编写《食用鸡油》团体标准的报批稿。

三、编制原则

严格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

则》及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

的确定方法》的编写要求,根据食用鸡油的特点,以及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

求,参照同类产品有关标准,包括GB1014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动物油脂,

结合国内市场上食用鸡油的质量安全状况,充分征求各方的意见,确定标准主要

质量指标,确保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达到指

导“食用鸡油”的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利益,扩大市

场需求的目的。本标准编制遵循的原则是:既要有利于规范食用鸡油的生产、销

售,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各方的利益,又要有利食用鸡

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对内外贸易,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四、主要内容的论据

1.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根据食用鸡油的原料及加工方法,在采集大量样品检测数据和调研资

料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定义、质量指标项目和指标值。

食用鸡油团体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

(1)封面

按国标对封面的格式要求编写。

(2)前言

按国标规定的格式编写。前言表明,①本标准的提出单位为中国粮油学会;

2

②本标准的归口单位为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③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为武汉

轻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