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和他的绘画语言
巴勃罗middot;毕加索是20世纪初在西方画界非常有影响和号
召力的艺术家,也是一位立体视觉语言开创性画家。其一生对绘画的
主要贡献在于他对绘画视觉语言表达多样性的探索。他通过对抽象油
画视觉立体语言的不断分析、整合,一变再变,最终形成了他梦寐以
求的绘画视觉艺术语言:Cubism。比如说,毕加索视觉绘画立体艺术
语言能够形成的原因,这种新异的绘画语言表达方式为什么能被人们
接受和认可,该语言的出现是必然,还是偶然。如果说毕加索没有生
活在那个时期,该项视觉艺术表达方式是否就会不出现或者消亡。这
些问题都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自西方20世纪初由法国画家马蒂斯等人所倡导的观念mdash;野
兽主义在1928年出现松散消亡后,以致欧洲画界主流发展方向出现
了一段时间的迷茫。然而事隔数月,一种新的绘画艺术风格代替了野
兽派这一主流位置,那就是立体主义绘画视觉表现风格。它不同于野
兽主义并被世人接受认可的主要原因,便是其业已形成了一种艺术创
作信念、一套科学而又系统的艺术创作理论和受人尊敬卓越的该项艺
术运动领军人物:巴勃罗middot;毕加索。其1907年所创作的《亚威
农少女》被公认为是绘画视觉立体语言的开山之作,在美术史上该画
也一直被认为是传统美术和现代美术的分水岭。因此,从实质上看,
1
毕加索的艺术充满了Cubism主流绘画视觉语言的传奇色彩,是
Cubism绘画语言的中流砥柱。
一、画家对自身所创Cubism艺术语言的阐释
Cubism绘画艺术运动发生于1907至1914年,它打破了传统的
体积概念并受塞尚、修拉思想,特别是非洲雕刻的影响从而创造出一
种新的造型语言,即打破传统的时空概念,表现各个物体内在的、眼
睛看不到的物体的结构,在画面上表现自然物体重叠形成了无数的面
等。Cubism这一概念的诞生、理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
性。1908年,毕加索和其他推崇立体视觉绘画的画家们在巴黎正式推
出Cubism绘画。从作为画家方位角度讲他们知道自己所画的是一种
继野兽派之后新的艺术风格,但具体叫什么他们也无从得知;其名称
只不过是当时的美术评论家对其风格的一种评论之称。因此1908年
末,毕加索公开表示对于立体主义这一新兴词,他并不是有意创立;对
于他来说,其只是创立了这种Cubism艺术视觉绘画风格和体架;关于
对待Cubism理论问题,毕加索认为Cubism绘画不应具有理论的指导
性,而应是凭个人感性、个人理念思想去探索,去完成。毕加索说:
我要按照我的想象来作画,而不是根据我们所看到的。他对自己头脑
中的立体主义绘画轮廓很清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在他
看来所谓的立体主义绘画是一种几何结构的美,主要追求形式排列组
2
合所产生的美感。
二、大师对自身Cubism语言发展的探索
艺术来源于生活,为人们生活服务。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的马拉
加,后来定居在法国。1900年在法国巴黎,他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
绘当时穷苦人民的生活,所以这个时期所描绘的作品都极具早熟的忧
郁情绪。1901年至1904年是毕加索艺术绘画创作的奠基时期。在这
一时期,画家对自己未来绘画方向和定位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期待。
同时,在该时期他完成了大量以城市、百姓为素材的作品。小丑、乞
丐、卖花的人、卖艺的人都成为他的绘画素材,体现在他的绘画中。
《丑角的一家人和猴子》《少女肖像》等作品,为他本时期的绘画打
下了朴实、回归大众、体味生活的风格,形成了他早期绘画的蓝色时
期和玫瑰色时期。这个时期作品形象虽然忧郁,但用色变为轻快温柔
的粉红色,加之线条的灵活,人物表情虽然冷漠,但是这种和谐的美
感并不令人感觉到孤独和寂寞。1906年,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画的
《斯坦因画像》代表着毕加索从Periodofrose进入到了Cubism的跳
板。不同的艺术领域充满着共性和探索、挖掘的力量。1907年是毕加
索成为一代大师的开山年。年富力强的毕加索已不甘心安逸于现状,
他追求探索、创新。此时的他在创新的探索、思考上徘徊。当有一天
他手中握起了非洲雕刻时,灵感导致命运改变了一切,改变了他艺术
3
风格的未来,从此全新的Cubism绘画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