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微纪录片《雄关漫道》观后感
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党员干部要赓续长征精神,争当走在前、做示范的“排头兵”,以“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姿态,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争当政治坚定的“排头兵”,以“愿担当”之姿走稳新时代“长征路”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红军战士们翻越山脉、跨越河流,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为中国革命步步走向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
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必须常修常练、常悟常进、常学常新
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并以正面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在知行合一中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争当为民服务的“排头兵”,以“敢担当”之姿走实新时代“长征路”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红军长征史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十送红军》的旋律和歌词,直抵人心、深入人心、振奋人心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成效“最好的尺子”,多走“土路”、多说“土话”、多学“土法”,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最前沿”情况,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努力将群众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放心事、舒心事、幸福事,推动改革“愿景图”转变成幸福“实景图”,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争当开拓创新的“排头兵”,以“善担当”之姿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如今的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这都离不开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
从巧渡金沙江到强渡大渡河,从飞夺泸定桥到爬雪山过草地,再大的困难挫折,都没能阻挡红军战士们前进的脚步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牢记先辈的光荣与梦想,激发“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坚定信心和必胜决心,在改革中找差距、理思路、谋举措、抓落实,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努力在“大变局”中抓住“大机遇”、扛起“大担当”、谋求“大发展”
篇二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推出系列微纪录片《雄关漫道》,讲述了90年前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的重大决策和感人故事
伟大的长征铸就和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90年来,伟大的长征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往无前、披荆斩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长征的伟大意义、理解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勿忘”与“铭记”中坚定理想信念,扛牢使命担当,发扬斗争精神,用心用情用力走好新的长征路
勿忘“苦难之路”,铭记“万山磅礴看主峰”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用“向党之心”走好新的长征路
红军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
“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这是红军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的信仰
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面对敌对力量的围追堵截,面对严酷无情的自然环境,面对绝地断粮等生死考验,红军将士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强大敌人,靠的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必胜信念
走好新的长征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勿忘“奉献之路”,铭记“大道笃行系苍生”的根本立场,扛牢使命担当,用“为民之情”走好新的长征路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半条被子”的故事广为传颂:“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走好新的长征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以真挚的为民情怀砥砺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