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史视域下的中东铁路北线影像文本
探究
一、中东铁路建设沿线中的劳动者
(一)外国技术工作者
在中东铁路建设中,沙俄从国外招来了很多技术人员。最有代表
的一幅照片是砌筑拱顶的意大利工人,这是在兴安岭隧道作业时拍摄
的。照片中一共13人,坐在隧道施工架上的5个技术工人,姿态各
异,工作服很脏,但脸上没有中国劳工的那种沧桑,有的甚至在笑。
站在施工架下而的8个人,前排七个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右边第二
个人手提着油灯,站在中间的人官员打扮,很显然是来视察工程的。
照片拍摄中可能用到闪光灯,站在后排只露出一个头的人不是很清楚,
但从其头裹着包巾,显然是中国人,可能是小工。这些技术工作者虽
然穿着看上去很脏很破,但表情种却没有那种痛苦疲惫。很明显这些
人要比中国劳工的生活好很多。
(二)中国劳工
中东铁路筑路工作人员多达17万之多,下层劳动者主要来自河
北、山东的农民,他们劳动繁重,工资微薄,施工地及生活条件恶劣,
疾病流行,死亡人数无法统计。《7个中国人的午饭》,显然带有人文
1
摄影的意味。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衣着干净整洁,精神抖擞,
有两个在划拳,其而对摄影师的镜头都毫紧张。他们有可能是中东铁
路官员的保镖。是中东铁路的修建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可能是他们的
命运比较好,生活因中东铁路的建设而变好。但这只是少数的人,大
多数的中国劳工还是食不果腹,生活条件恶劣,甚至中东铁路的建设
让他们连命都丢掉了。
二、中东铁路建设影像中的统治者
(一)铁路建设官员
在中东铁路建设之初,维特是一个关键人物,中东铁路的走向,
就出自他手。沙皇因采用他的方案,他因而得到重用,被任命为俄国
财政部部长。这里要介绍的这张照片是1902年9月维特在管理局副
主席格尔别同志的陪同下,视察铁路及外阿穆尔地区边警独立师团时,
摄影师拍摄的一张标准。照片的风格很符合当时的人像摄影手法,照
片中的维特统一的沙俄式的胡须,精神饱满,完全看不出一个侵略者
应有的样子,但就是这个人把铁路开到了中国的领土上,是中东铁路
建成后的实际统治者,也是沙俄的交通大臣。铁路建成后,随之而来
的是铁路附属地权,开设工厂、商店,建设公园、医院,单方而设立
警察权等,一系列的侵略行为在维特的头脑中慢慢实现。这就是沙俄
侵略者的真而目,沙俄在中国地区的代表一一维特。
2
(二)中东铁路护路队
为了保护铁路沿线的工程建设以及日后的长期侵略,沙俄派驻了
由俄军组成了护路队。《护路队》中,共14人,10个俄国正规军,4
个中国人,一马,两狗。端坐在中间,身穿皮大衣的队长,在照片中
很明显就能认出他,严肃的表情充满杀机,而混编在其中的中国人也
是1司样的表情,他们可能是附近的土匪。这就是赤裸裸的入侵,而
照片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切。
(三)反抗者
1900年的义和团运中,义和团冲进建设中的中东铁路,驱赶俄国
人,拆毁铁路,焚烧教堂,车站。但最终因清政府的妥协,义和团被
镇压下去。但在铁路建设中,为了能在铁路建设中分得一杯羹,在照
片中被称为红胡子的土匪,为了生存,与中东铁路护路队展开征战。
《红胡子》中,俄国士兵手持枪,站在11个被俘虏的红胡子身边,
这些中国的土匪,从老到幼,穿着比一般的底层劳工要好,《被砍头
的红胡子》困中红胡子被砍头,抛在大街上,一群中国人围观,这就
是他们被捕的下场。有的人低头而部表情僵硬,有的人表情茫然,然
而有的人抬头表情坚毅视死如归。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及周围附属
地权的确立,红胡子越来越少,俄国正规军队越来越多,中国的领土
主权却丧失殆尽。在照片中的反抗者,不管以什么形式,都是为了生
3
活,而不是为了维护腐朽的清政府。
三、与中东铁路中的其他人员
(一)俄侨
随着铁路的建设,俄侨涌入。他们多是家属,铁路工人,商人等。
《俄国学生毕业照》是1902年3月拍摄,共28个人,25个学生和3
个成年人,这些孩子可能是铁路建设工人或官员的孩子,他们形成了
二代俄侨。
(二)中国贵族
中东铁路的建设似乎没影响中国贵族们的生活,反而使其生活变
得更洋气滋润。这些贵族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