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机床电气与PLC控制技术》课件 2 PLC的诞生与发展.pptx
文件大小:3.96 M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20世纪20年代起

人们把各种继电器、定时器、接触器及其触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组成控制系统,控制各种生产机械。;案例

20世纪60年代

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就是继电接触器控制的典型代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公开招标,要求用新的控制装置取代继电接触器控制装置,并提出了十项招标指标。硬连接逻辑;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第一台PLC;早期的PL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中期的PLC(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微处理器的出现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日本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单元(CPU),使PLC的功能大大增强。

;近期的PLC(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各种类型的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的档次普遍提高;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各制造厂商还纷纷研制开发了专用逻辑处理芯片,使得PLC软硬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PLC的网络通信功能进一步增强。;我国PLC发展大概经历三个阶段:

90年以前是起步阶段,国内对PLC开始有初步认识,但限于企业研发和资金实力不足,仅有小部分引进

90年代开始进入发展初期,PLC进口量增加,同时国内开始进行自主研发,市场逐步形成规模

2000年以来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制造业快速发展,PLC需求持续提升,在各生产领域开始广泛应用。;198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5PLC的应用领域;5PLC的应用领域;我国PLC应用市场中,90%以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国外PLC品牌:欧美系的西门子、罗克韦尔,日系的三菱、欧姆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