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项目竞赛规程
一、竞赛项目名称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二、竞赛目
通过竞赛,展示高职高专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面向应用实践能力,增进社会对面向应用网络信息安全有关岗位理解,提高高职高专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社会承认度,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水平。深入增进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导措施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引导教学改革和专业方向调整,以适应网络产业迅速发展及信息安全威胁愈发严重趋势。检查学生从网络组建、网络配置与应用到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关键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步兼顾考察学生质量、效率、成本和规范意识。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比赛以团体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其中队长1名,性别和年级不限,可配2名指导教师。
比胜过程中,容许参赛队员在规定期间内,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参赛选手可自主选用与否接受指导,接受指导时间计入竞赛总用时。
赛场开放,容许观众按照规定,在不影响选手比赛前提下现场参观和体验。
(二)竞赛内容
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毕业生培养目的是能从事网络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监查、安全评估等关键职业能力,毕业生重要工作岗位波及公安局信息监查、网站安全、病毒查杀机构等单位、运行商、企业技术安全维护员、各个重要政府部门网络安全监测等。按照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指导思想和竞赛原则,本赛项重点考核参赛选手进行安全网络组建、网络安全加固、信息保护、网络袭击防备综合实践能力,详细波及:
1.参赛选手可以根据组委会提供竞赛方案,设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方案,并且可以提供详细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布置示意图;
2.参赛选手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实际工程应用环境,将给定竞赛设备进行连接调试,并实现互联互通。
3.参赛选手可以在路由器、互换机、防火墙、堡垒服务器、入侵检测、上网行为审计系统、服务器上配置多种协议,实现网络运行,并根据网络业务需求配置多种方略,以满足应用需求;
4.参赛选手可以根据网络实际运行中所面临安全威胁,防备并处理网络恶意入侵和袭击行为;考察选手对网络系统运行与监控、防御垃圾邮件病毒邮件等不良信息、构建和维护绿色网络实战能力;
5.参赛选手可以根据国标提交原则化工程验收文档,同步可以对竞赛所设置环境提供详细安全评估汇报。
四、竞赛规则
1.竞赛工位通过抽签决定,竞赛期间参赛选手不得离开竞赛工位;
2.竞赛所需硬件设备、系统软件和辅助工具由组委会统一布置,用于安全攻防软件工具请各参赛队选手按照组委会规定自备,报届时提供应组委会审核并提前存储到比赛用PC机对应目录中,比赛当日参赛选手不得自带硬件设备、软件、移动存储、辅助工具、移动通信等进入竞赛现场;
3.参赛队自行决定选手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
4.参赛队在赛前10分钟领取竞赛任务并进入竞赛工位,竞赛正式开始后方可展开有关工作;
5.竞胜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原因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继续竞赛,裁判长有权决定终止该队竞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原因导致设备故障,由裁判长视详细状况做出裁决;
6.竞胜过程中,容许参赛选手在规定期间里按照竞赛规则,接受领队指导教师指导。参赛选手可自主选用与否接受指导,接受指导时间计入竞赛总用时;
7.竞赛结束(或提前完毕)后,参赛队要确认已成功提交所有竞赛文档,裁判员与参赛队队长一起签字确认,参赛队在确认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五、评分措施及奖项设定
(一)评分措施:
竞赛评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评分原则重视考察参赛选手如下四个方面能力和水平:
网络环境预设、组建、配置与应用;
目的机漏洞定位精确性、主机加固操作对的性、信息安全设备配置与防护对的性、规范性和合理性;
有关文档精确性与规范性;
团体风貌、团体协作与沟通、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工作筹划性等。
参赛队成绩由裁判委员会统一评估;采用分步得分、错误不传递、合计总分计分方式;不计参赛选手个人得分;参赛队得分按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后算术平均值计分;在竞胜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不服从裁判判决、扰乱赛场秩序、舞弊等不文明行为,由裁判长按照规定扣减对应分数,情节严重取消竞赛资格,竞赛成绩记0分。
(二)评分细则:
分类
考核内容
分值比例
备注
大赛组织
(5%)
团体风貌
1%
精神面貌
团体协作
1%
凝聚力
团体组织
1%
有效沟通
工作筹划
1%
有组织
团体纪律
1%
执行力
基本网络布置
(30%)
基本网络预设
5%
配置文献保留与恢复
基本网络组建
5%
对的连接线缆
基本网络配置
20%
对的配置设备
安全网络方略布置及主机加固
(55%)
漏洞定位精确性
10%
主机安全防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