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古诗词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体面地赶出了京城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谴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言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本诗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解题;天姥山mǔ瀛洲yíng天台山tāi
剡溪shàn渌水lù著zhuó
殷岩泉yǐn栗深林lì澹澹dàn
霹雳訇然hōng悸jì
;理清思路;研读第一段;2.第一段中,哪几句直接写天姥山?采取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3.天下的名山大川很多,天姥甚至还没天台山有名。诗人为什么独钟情于天姥?;4.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用???
;研读第二段;2.如何理解作者描绘的梦境?这里的“梦”具有怎样的内涵?;3.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研读第三段;艺术风格;层次结构;;一、划线字词的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对此欲倒东南倾()云青青兮欲雨()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虎鼓瑟兮鸾回车()
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动词的活用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二、赏析诗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