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历史教案:北宋的政治.docx
文件大小:16.53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2.43千字
文档摘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北宋建立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知道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其对北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影响;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通过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实施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原因和结果的概念,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通过运用动机与后果的概念,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北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产生的影响。通过补充史料,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学习,认识到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教学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实施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手下得カ大将,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周世宗在世的时候,十分信任赵匡胤,派他做禁军统帅,官名叫殷前都点检。禁军是后周一支最精锐的部队。世宗一死,军权落在赵匡胤手里。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在陈桥驿赵匡胤的部下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高呼“万岁”。接着,又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

这段历史,多为后人津津乐道,还成为一个成语“黄袍加身”,在此之后,赵匡胤是怎样统治宋朝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6课北宋的政治,了解一下宋太祖的政策得失。

二、讲授新课:

(一)北宋的建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7页的小字部分。

提出问题:通过教材上的内容,大家是否知道陈桥兵变之后成立的政权的名称、时间、都城和建立者?

学生回答:960年,赵匡胤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建立宋朝。

多媒体展示《北宋政权示意图》,引导学生找一找北宋的疆域范围和北宋的都城,并适当补充北宋称呼的由来:主要是因为宋朝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今天所学习的朝代是北宋。

指出:陈桥兵变中产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黄袍加身,赵匡胤通过兵变这种手段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那么当上皇帝的赵匡胤是否能够稳定住自己的统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由此导入下一子目。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历史背景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北宋政权示意图》,思考:当时北宋的统治区域与唐朝相比有哪些变化?

让学生知道当时北宋的情况并不乐观,与唐朝时期的大一统不同,北宋政权周边存在着多个大大小小的政权,所以北宋的形势并不安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陈桥兵变有没有什么危害?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后,教师进一步总结,危害就是武将专权,这是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也是导致五代十国动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宋太祖赵匡胤是如何解决的呢?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研读”中宰相赵普的献策,并进行归纳:第一,集中军权;第三,集中行政权;第三,集中财政权。

2.具体措施

(1)军事上,集中兵权。

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弱朝中大将的权力。

中央设置枢密院,代替原来的机构管理军事。地方上将强壮的士兵调入中央军队禁军,地方不得另行征兵。

(2)行政上,集中行政权,加强皇权。

中央设置政事堂管理政务,设置三司管理财政,对皇帝负责,加强了皇权。地方上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即知州知县,由皇帝统一任命。

?(3)地方财政上,集中财政权于中央。

地方设置转运使,收地方财政于中央,只留少量收入给地方。指出:这些措施对于宋朝中央政府的统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上这些措施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么我们想一想它们是否存在什么弊端?

学生回答后,进行补充:军事措施的危害是造成了军队战斗力的削弱,尤其是地方抵抗外敌的力量薄弱。行政措施的危害是设置的大量新机构新增了很多官员,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各种机构职权混乱,造成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财政措施的危害是财政收归中央,地方没有财力解决当地的各种问题,加大了人民的负担。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的小字部分,思考:针对文中提出的情况,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重文轻武)宋朝实施的重文轻武政策表现在哪些方面?(①重文教:中央和地方均重用文臣,科举制度日趋完备。②轻武事:抑制武将。)

组织学生讨论:实施重文轻武政策会产生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继续削弱武将权力,保证了宋朝的政权稳定;对于文人的重视,让北宋社会科学文化事业得到发展,诸如天文学、数学、医药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等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