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
3月月考历史试题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至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亚地区是大麦、小麦的原产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驯化出以珍珠粟、非洲稻为代表的耐旱、耐高温的本土作物;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形成了长江中下游以水稻为主和黄河流域以黍、粟、豆、麻为主的农业结构;东南亚及大洋洲地区,发展出薯蓣(小山药)、芋头等茎块作物。该材料反映出
A.农业的发展具有封闭性 B.世界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C.地理环境影响区域作物 D.农业类型受多种因素制约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区的文明培育出的农作物各不相同,如西亚地区是大麦、小麦的原产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驯化出以珍珠粟、非洲稻为代表的耐旱、耐高温的本土作物;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形成了长江中下游以水稻为主和黄河流域以黍、粟、豆、麻为主的农业结构;东南亚及大洋洲地区,发展出薯蓣(小山药)、芋头等茎块作物,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区域作物,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农业区域文明的多元化,而且“封闭性”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多样性,这与一体”无关,排除B项;“农业类型分为立体农业、基塘农业和观光农业等十多种,材料反映的是各地区农作物种类的多元,这与农业类型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宫廷的奴隶或穆什钦努(一种自由民)的奴隶娶自由民之女,奴隶的主人不得要求将自由民之女所生子女作为奴隶;奴隶死亡后,自由民之女应得到自己的嫁妆,二人同居后的财物,应由奴隶的主人和自由民之女均分。由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A.彰显了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 B.强调尊重财产所有者的意志
C.以维护社会公正为指导思想 D.注重社会成员法律地位平等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巴比伦。根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与自由民之女所生子女不受奴隶主人干涉,奴隶死后财产由主人和自由民之女均分,说明该法典注重对自由民之女权利的保护,彰显了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A项正确;强调尊重财产所有者的意志只能反映部分材料,无法反映材料中“奴隶的主人不得要求将自由民之女所生子女作为奴隶”,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以维护奴隶主利益为指导思想,重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并不平等,排除CD项。故选A项。
3.下面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的一幅王宫宴饮浮雕。画面中,国王和王后的形象占据了整幅画面的二分之一,其身上的装饰被刻画的无不细致,而仆从的服饰仅在衣摆处刻有条纹或流苏装饰。在歌舞升平的王宫花园中,还高挂着埃兰国王特乌曼的首级。该浮雕
A.反映了亚述人对殖民扩张的狂热 B.意在强化君主的封建专制统治
C.展现了亚述帝国尚武的社会风气 D.兼具了较高的艺术和史学价值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的一幅王宫宴饮浮雕,以高超的雕刻技法,展现了当时亚述帝国君主权力的强大和王宫的生活场景,兼具了较高的艺术和史学价值,D项正确。材料强调亚述王宫的宴饮浮雕,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A项;王宫宴饮浮雕属于国王生活场景,无法强化君主的专制统治,且不属于封建专制统治,排除B项;亚述浮雕艺术作品中对战争、对抗、搏斗的推崇体现了亚述帝国尚武的社会风气,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下图为西亚地区帕提亚帝国国王阿萨息斯一世(公元前247年~前217年)时期的钱币。钱币正面为国王“无须头像”,头戴游牧民族特色的毡帽(束发带);背面为身着波斯服饰的国王坐像,手持天神赋予的弓弩,坐在宙斯等神祇常坐的脐石上;钱币上还刻有“爱希腊”等希腊语铭文。该钱币可用来说明
A.希腊文化与西亚文化同源 B.西亚推行政教合一的制度
C.亚历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