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
历史仿真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以下史实发生在商朝的有
①通过占卜决策②实行井田制
③铸造司(后)母戊大方鼎④有甲骨文记载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汉武帝“兴太学,修郊祀……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有三代之风。”上述材料评价汉武帝的侧重点是
A.独尊儒术B.抑制相权
C.解除边患D.削弱封国
3.长城既非锁国,也不限制发展,而且住往成为对外开拓进取的桥头堡,起到促进中外交流的作用。下列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C.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4.下列史料所在文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有复开张
②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
③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④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
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5.我国南宋时期,有两位著名的学者,一位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典籍所作的注释被后世奉为经典。一位则是“心学”的开创者。下列表述与两位学者相对应的是
A.“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发明本心”
B.“万物之理终归于一”;“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
C.“正君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天地立心”
6.“俺父亲将我嫁与蔡从婆婆为儿媳妇,改名窦娥,至十七岁与夫成亲。不幸丈夫亡化,可早三年光景,我今二十岁也。”出自中国古代一部经典作品,其作者自嘲“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被后人誉为“曲圣”。他是
A.屈原 B.关汉卿 C.魏良辅 D.梁辰鱼
7.“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毒”者、“敲剥“者、“大害”者,思考如何创设一种新的制度,……这位大思想家所著的这本书就是从理论的高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杰作。”“这本书”是指
A.《明夷待访录》 B.《天下郡国利病书》
C.《船山遗书》 D.《日知录》
8.论及近代列强强加给清政府的某一不平等条款,有学者评述说:“这个条款也让外国人能在中国经商时,只受该国通常较宽大的民法与商法规范,使他们与中国贸易伙伴往来时有明显的优势。”该学者评述的“这个条款”是
A.协定关税权 B.居住及租地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9.下面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
A.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10.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不断变迁。观察如图所示物品,判断其最早应该出现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中日甲午战争后 D.清末新政时期
11.1881年,中俄签订了《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了某一地区,该地区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2.在中共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提醒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下列项中,与此吻合的是
A.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政治和思想基础
B.会后迅速展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准备工作
C.规定国家性质为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D.成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13.毛泽东曾经说过:“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列属于他说的“钥匙效应”的是
A.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美日联盟更紧密 D.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
14.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中国农民曾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一生,见证了“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以下选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新中国成立后,袁隆平成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