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XXXXXX—XXXX
土壤修复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修复通用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选择修复模式、筛选修复技
术、制定修复方案和编制修复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修复方案的制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土壤修复soilremediation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固定、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地块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含量降低
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3.2修复目标targetforremediation
由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的目标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受体不产生直接或潜在危害,
或不具有环境风险的污染修复终点。
3.3目标污染物targetcontaminant
在地块环境中其数量或浓度已达到对人体健康具有实际或者潜在不利影响的,需要进行修复的关注
污染物。
3.4修复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forremediation
从技术、条件、成本效益等方面对可供选择的修复技术进行评估和论证,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可行
的修复方案。
3.5修复模式remediationstrategy
对地块进行修复的总体思路,包括原地修复、异地修复、异地处置、自然修复、污染阻隔、居民防
护和制度控制等,又称修复策略。
4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4.1基本原则
4.1.1衔接性原则
2
T/XXXXXXX—XXXX
修复方案编制涉及的选择修复模式、筛选修复技术、制定修复方案和编制修复方案等内容,应遵循
现行文件规定,保障本文件与现行生态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一致性。
4.1.2可行性原则
制定的地块土壤修复方案要合理可行,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地块的污染性质、程度、范围
以及对人体健康造或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合理选择土壤修复技术,因地制宜制定修复方案,使修复目
标可达,且修复工程切实可行。
4.1.3绿色可持续性原则
修复方案编制过程应考虑国内技术条件和实践经验,从不同的需求出发,明确技术要求,做到科学
合理、技术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4.2工作程序
地块土壤修复方案编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4.2.1选择修复模式
在分析前期污染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块特征条件、目标污染物、修
复目标、修复范围和修复时间长短,选择确定地块修复总体思路。
4.2.2筛选修复技术
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按照确定的修复模式,筛选实用的土壤修复技术,开展必要的实验室小试和
现场中试,或对土壤修复技术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从适用条件、对本地块土壤修复效果、成本和环境安
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4.2.3制定修复方案
根据确定的修复技术,制定土壤修复技术路线,确定土壤修复技术的工艺参数,估算地块土壤修复
的工程量,提出初步修复方案。从主要技术指标、修复工程费用以及二次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方案
可行性比选,确定经济、实用和可行的修复方案。
5选择修复模式
5.1确认地块条件
5.1.1核实地块相关资料
审阅前期按照HJ25.1和HJ25.2完成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和按照HJ25.3完成的地块风险评估报
告等相关资料,核实地块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重点核实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