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一切皆有可能-辐射诱变育种.docx
文件大小:210.17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5.15千字
文档摘要

1

一切皆有可能——辐射诱变育种

大自然的物种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你是否思考过如此丰富的物种是从何而来的吗?现代进化论者认为,基因突变对物种的多样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谓基因突变就是指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的变异。我们生存的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宇宙射线、温度的骤变、某些化学物质甚至是人为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基因的突变,突变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状。可以说,变异造就了我们这个五彩斑斓、精彩纷呈的世界。

假设人为制造基因突变的条件,在农业生产上,就衍生出一种的育种手段,就是诱变育种。你见过一个就能炒出一盘菜的巨型青椒吗?你信任一株西红柿一次能结13000粒果吗?你能想象一颗甜瓜结了90个果实的迷人景象吗?你想咬一口长一米、重三斤的特大黄瓜吗?这并不是童话王国里的异想天开,这些就是经过人工诱变而育成的惊奇品种。

诱变育种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辐射诱变育种。通过这种育种方法,我国科研工作者制造了很多产量高、品质优的农作物品种,在核辐射育种、激光育种、太空育种等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

白手起家,开拓中国辐射育种的领域

一提到“核”,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原子弹——被日本人称为“战斗魔鬼”、被美国人称为“战斗之神”的东西。原子核打算着一切物质的性质,核内隐藏着巨大的能量。细胞核打算着各种生物的种种性状,其中的遗传物质〔核酸〕构造的变化隐藏了无限的遗传变异的潜能。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科学家都在探究如何将核技术进展和平利用,他们在两“核”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把由原子核中解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作用于生物细胞核,从而人工发挥了核酸惊人的变异潜能,无限地丰富了生物的变异类型。

我国农业生态区域简单多样,各地人们对农作物品种的需求也是简单多样。但是,假设各地仅仅种植有限的品种,势必会导致育种资源的日渐匮乏,农作物多样性会消逝。农作物物种多样性的消逝,意味着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基因的消逝,从而杂交优势日益丧失。到最终,就如同近亲结婚,生育出的后代可能消灭各种缺陷。这会严峻影响我国农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

因此,基于核技术的辐射诱变育种一兴起,我国的育种专家就踏上了开拓辐射诱变育种的征程。在很多前赴后继的核技术诱变育种工作者中,徐冠仁是这一领域进展的开拓者。

1950年,徐冠仁在明尼苏达大学完成作物遗传育种的博士学位后,留在该校从事小麦遗传育种争论。时值原子能和平利用兴起,他承受热中子和X射线处理小麦种子,得到了抗秆锈病突变体,为抗病育种指出了的途径,受到国际育种界的重视。

徐冠仁虽然身在异国,但心系祖国。当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时候,他总在想: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假设可以将我在这里学到的东西在那里用起来,那么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其意义将是多么重大啊!

1956年,徐冠仁毅然携妻儿转道日本回国。对于他而言,在中国开创一番的事业、为中国带来无穷利益的激情和梦想,远远超过了他对于优渥生活和优越工作条件的留恋。

回国以后,徐冠仁召集了7位志同道合的专家,发挥集体的才智,乐观投入筹建工作。可是,当时核辐射育种在世界上也是刚刚起步,中国在这一领域更是一片个空白,既没有人才,又没有资料,更没有设备,真可算是“白手起家”。有个别专家流露出想打退堂鼓的意思,徐冠仁就给他们打气:“将学问的力气,团结的力气,加上献身精神的力气,我们将无往而不胜”。这个信念也支撑着他自己抑制重重困难,走过了最困难的创业阶段。

没有试验室,他们就把就把几间平房进展改建;没有资料,大家就通过在国外的私人关系,猎取有价值的文献和讯息。1957年9月,我国第一个原子能农业应用争论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争论室最终诞生了。

徐冠仁深知人才是进展的关键。试验室一边建设、开展工作,一边培育人才。专家们通过授课、带争论生、举办培训班,为全中国输送了成千上白个可以从事辐射育种的技术骨干。他们还常常邀在省、市、自治区召开的一些会议上做学术报告,阐述“在农业上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意义,并传授核辐射育种的方法。

当时,国际上这一领域的进展是日月异,徐冠仁乐观争取国际合作,沟通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各国的广泛联系。先后出访苏联、美国、英国、法国、

日本、奥地利、泰国、菲律宾和加坡等国。在出访期间,他往往放弃东道主安排的观光活动而去具体考察所在国科技进展状况和动向,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进展学术沟通,不失时机地宣传我国核农学的进呈现状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在徐冠仁的提倡和努力下,我国核辐射育种的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半个世纪以后的今日,中国在该领域中的奉献已跃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辐射育种育成的品种已有500多个,占世界总数的1/4,特别是粮、油、棉等作物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品种每年为国家增加粮食30到40亿千克,棉花

1.5到1.8亿千克,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