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春季学期专任教师招聘(4人)笔试备考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甲某一日携带匕首前往乙某家,打算杀乙某泄愤,途中遇到小区保安巡逻,甲某十分害怕,便折返回家。甲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不构成犯罪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定义以及不构成犯罪的情形,结合题干中甲某的行为进行分析。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此阶段尚未着手实施犯罪行为,行为人只是在准备犯罪所需的工具或者创造有利于犯罪实施的条件等。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即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因为外部因素导致犯罪未能完成。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强调行为人主观上的自动性。题中,甲某携带匕首前往乙某家,准备杀乙某泄愤,这表明甲某是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而进行准备工作。然而,甲某在途中遇到小区保安巡逻,深感害怕后折返家中,此时甲某尚未着手实施杀害乙某的行为。甲某折返是因为自身主观上害怕被发现,并非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其无法继续前往实施犯罪,其放弃犯罪的行为具有自动性,符合犯罪中止中自动放弃犯罪的特征。同时,甲某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并且已经开始为犯罪做准备,因此构成犯罪,并非不构成犯罪。综上,甲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2、2020年12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无烟学校建设工作的()》,明确力争到2022年底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建成无烟学校的目标。
A.命令
B.批复
C.通知
D.纪要
【答案】:C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不同公文文种适用情况的理解。首先看“命令”,它通常用于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等,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关于加强无烟学校建设的文件并非此类性质,所以不选。“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这里并非对下级机关请示作出回应,所以也不符合。“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此文件并非会议纪要,因此也不合适。而“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无烟学校建设工作的文件,是为了传达相关要求并让各级学校执行,所以最符合的文种是通知。
3、从春秋战国时期至西汉,儒家思想的地位出现了显著变化,例如孔子周游列国时遭遇冷落,汉武帝却把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这些变化主要取决于()。
A.儒家思想内容的不断发展
B.不同时期人民的喜恶
C.经济的发展
D.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
【答案】:D
【解析】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儒家思想地位从孔子周游列国备受冷遇发展到汉武帝将其定为正统思想,这一系列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阶段,各诸侯国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更关注的是如何富国强兵、赢得战争,法家等主张变革和强力统治的思想更能满足当时的需求,所以儒家思想未受到重视。而到了西汉,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上需要一种思想来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等观念,能够为统治阶级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有助于巩固统治秩序,因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定为正统思想。虽然儒家思想内容在不断发展,但这并不是其地位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时期人民的喜恶对思想地位的影响较小,因为在封建王朝统治下,思想的主导权更多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经济的发展只是为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并非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的核心因素。所以,这些变化主要取决于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
4、某县一所中学请求该县工商局出面整治学校周围滥设摊点的现象,宜选用的文种为()。
A.请示
B.报告
C.通知
D.函
【答案】:D
【解析】该问题是关于选择合适公文文种的题目。中学和县工商局属于不相隶属的机关。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而中学与工商局并非上下级关系,所以不适用请示;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同样这种情况并非是向上级汇报,所以报告不合适;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等,这里中学与工商局不是上下级关系,不能用通知;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中学请求工商局出面整治学校周围滥设摊点现象,属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请求批准相关事项,所以应该选用函。
5、领导者依靠专家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决策是()。
A.战略决策
B.科学决策
C.个人决策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