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山东潍坊市某事业单位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支配物理世界之运动的必然性,也支配着精神世界的运动,因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服从于注定的命运。”这种观点()
A.是对必然性的科学揭示
B.正确地揭示了必然性的作用
C.会导致“宿命论”
D.会导致“唯意志论”
【答案】:C
【解析】该观点认为一切都服从注定命运,过度强调必然性而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把命运绝对化的看法会走向“宿命论”。
2、行政决策从不同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类型,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划分,可分为()。
A.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B.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C.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D.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答案】:B
【解析】行政决策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看,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程序性决策是指对常规的、反复发生的决策问题,制定出一个例行的程序来解决;非程序性决策则是针对那些新颖的、无结构问题,没有固定的程序和常规办法可循。而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是按决策所面临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进行分类的;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是按照决策主体的不同来划分的;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是依据决策方法的先进程度来划分的。所以答案是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3、宪法日是每年的()。
A.2024/09/10
B.2024/10/23
C.2024/11/01
D.2024/12/04
【答案】:D
【解析】宪法日即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设立的节日。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所以每年12月4日为宪法日,正确答案对应题目中“2024/12/04”这一日期。其余日期均不是宪法日。
4、近代中国从天朝王国的睡梦中醒来、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洪秀全
【答案】: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相关历史人物的知识。在近代中国面临列强侵略、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有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倡导了解外部世界。林则徐组织翻译西方书刊,编成《四洲志》等,让国人开始了解世界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是近代中国最早主动了解西方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受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但他在开眼看世界方面是在林则徐之后。龚自珍是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思想启蒙,并非以开眼看世界为主要特点。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反抗清朝统治,在开眼看世界、主动了解西方知识方面并非其主要作为。综上,答案是林则徐。
5、完善社区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大力推行()的选举方式,逐步扩大社区直接选举的覆盖范围。
A.居民代表
B.户代表
C.居民小组
D.联户代表
【答案】:B
【解析】完善社区委员会直选制度时,大力推行居民代表、户代表、联户代表等选举方式,能逐步扩大社区直接选举覆盖面。居民代表能够代表一定范围内居民的意愿和利益,在选举中发挥着收集民意、传达反馈的作用,有助于提升选举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户代表选举是让每户派代表参与,体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民主参与;联户代表选举则是将若干户联合推选代表,提高了选举效率和代表性。而居民小组更多是社区内的一种组织划分形式,并非主要的选举方式。所以应选择居民代表、户代表和联户代表选举方式。
6、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提高政府的整体管理水平
B.推进“市场模式”的行政改革
C.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
D.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政府的整体管理水平是行政体制改革可能带来的结果,但并非改革目标;“市场模式”的行政改革并不准确,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是基于中国国情进行的,并非单纯借鉴“市场模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意义和作用,但不是改革目标本身。所以该题应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
7、每年的4月22日是()。
A.世界环境日
B.世界地球日
C.世界土地日
D.世界爱鸟日
【答案】: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特定日期对应的纪念日的了解。一年当中有诸多具有特定意义的纪念日,需准确记忆每个纪念日对应的日期。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是为了鼓励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而设立,并非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定在每年的4月22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