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制度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是从()开始的。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以下哪个不属于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
A.晚婚
B.晚育
C.多生
D.优生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起施行。
A.2001年12月29日
B.2002年9月1日
C.2003年1月1日
D.2004年5月1日
4.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A.延长生育假
B.缩短工作时间
C.增加工资
D.免费医疗
5.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子女。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不限数量
6.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A.基本
B.特殊
C.全部
D.部分
7.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
A.责任
B.义务
C.权力
D.职责
8.育龄夫妻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
A.人口增长
B.非意愿妊娠
C.出生缺陷
D.性别比失衡
9.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
A.人口增长
B.计划生育
C.经济发展
D.社会和谐
10.不符合本法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
A.罚款
B.社会抚养费
C.滞纳金
D.罚金
1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应当指导实行计划生育的公民选择()的避孕节育措施。
A.有效、安全
B.安全、有效、适宜
C.高效、安全
D.适宜、有效
12.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为()提供捐助。
A.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B.教育事业
C.医疗事业
D.环保事业
1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发展经济,给予()等方面的支持、优惠。
A.资金、技术、培训
B.资金、土地、住房
C.技术、住房、医疗
D.培训、医疗、教育
1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或者拒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
A.行政处分
B.刑事处罚
C.罚款
D.警告
15.因生育病残儿要求再生育的,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
A.生育指标
B.生育审批
C.病残儿医学鉴定
D.再生育许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C.改善人口结构
D.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2.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奖励措施有()。
A.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B.每月发给一定数额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C.退休时给予一次性奖励
D.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双女户家庭给予优先优惠
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
A.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
B.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
C.避孕节育手术
D.孕前、孕期保健
4.以下哪些情况可以申请再生育()。
A.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有子女经依法鉴定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B.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生育一个子女的
C.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两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子女,再婚后未生育的
D.夫妻因不孕不育收养两个孩子后又怀孕的
5.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可享受的免费服务项目包括()。
A.孕情、环情检查
B.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
C.人工终止妊娠术
D.输卵(精)管结扎术
6.国家建立健全()等制度,促进计划生育。
A.生育保险
B.社会福利
C.基本养老保险
D.基本医疗保险
7.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行为有()。
A.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
B.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C.进行假医学鉴定
D.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
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必要的()。
A.经费保障
B.人员保障
C.技术保障
D.政策保障
9.计划生育协会的主要工作任务有()。
A.宣传计划生育政策
B.开展生殖健康咨询服务
C.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帮扶
D.参与计划生育民主监督
10.国家鼓励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
A.科学研究
B.国际交流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