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技术试卷A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种设备状态监测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方法()
A.振动监测B.温度监测C.超声波检测D.电流监测
2.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通常由()负责。
A.维修人员B.操作人员C.设备管理人员D.技术人员
3.设备的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能力。
A.规定功能B.维修任务C.生产任务D.操作任务
4.滚动轴承的故障中,最常见的是()
A.疲劳剥落B.磨损C.腐蚀D.断裂
5.设备的精度检查是为了确定设备的()
A.几何精度B.工作精度C.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D.运动精度
6.以下哪种维修方式属于事后维修()
A.定期维修B.状态维修C.故障维修D.预防性维修
7.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因()而需要更新所经历的时间。
A.技术落后B.经济不合理C.物理磨损D.无形磨损
8.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
A.4ΩB.10ΩC.20ΩD.30Ω
9.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清洁度对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一般要求油液的污染度等级不高于()
A.NAS16388级B.NAS163810级C.NAS163812级D.NAS163814级
10.设备的点检可分为()
A.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专项点检B.巡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
C.日常点检、巡检和专项点检D.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机电设备管理的内容包括()
A.设备的规划与选型B.设备的安装与调试C.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D.设备的检修与改造E.设备的更新与报废
2.设备的润滑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有()
A.定点B.定质C.定量D.定期E.定人
3.机械零件的磨损过程一般可分为()
A.磨合磨损阶段B.稳定磨损阶段C.急剧磨损阶段
D.疲劳磨损阶段E.腐蚀磨损阶段
4.电气设备故障的常见原因有()
A.短路B.过载C.接触不良D.绝缘老化E.雷击
5.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有()
A.感官诊断法B.仪器检测法C.逻辑分析法
D.对比法E.试探法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设备的综合管理就是要做到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2.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就是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
3.滚动轴承的游隙越大,其运转精度越高。()
4.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只能诊断设备已经发生的故障。()
5.电气设备的接地是为了防止设备漏电造成人员触电事故。()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机电设备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2.说明设备润滑的作用和润滑管理的重要性。
3.列举常见的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五、论述题(15分)
论述设备的更新改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如何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决策。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某工厂的一台数控机床出现了加工精度下降的问题,经过初步检查,发现机床的导轨有磨损现象。请你分析可能导致导轨磨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技术试卷A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A
5.C
6.C
7.B
8.A
9.A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E
3.ABC
4.ABCDE
5.ABCD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
1.机电设备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不断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通过有效的设备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隐患,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和运行成本。合理的设备管理可以优化设备的维修计划,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次数和维修费用;同时,通过科学的润滑管理、节能管理等措施,可以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