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选择填空题).docx
文件大小:27.6 K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5.9千字
文档摘要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选择填空题)

一、选择题

(一)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两构件通过()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A.点

B.线

C.面

D.点或线

答案:C

解析:低副是指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高副是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

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A.自由度大于零

B.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

C.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大于原动件数

D.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小于原动件数

答案:B

解析: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其自由度大于零,并且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如果自由度数大于原动件数,机构运动不确定;如果自由度数小于原动件数,机构将遭到破坏。

3.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的自由度就会()。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答案:B

解析:虚约束在某些特定的几何条件下存在,它实际上并不影响机构的运动,但在计算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会使计算出的自由度数值减小。

4.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数目最多为()。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平面运动副分为低副和高副,低副提供2个约束,高副提供1个约束,所以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数目最多为2。

(二)平面连杆机构

1.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为了获得双摇杆机构,其机架应取()。

A.最短杆

B.最短杆的相邻杆

C.最短杆的相对杆

D.最长杆

答案:C

解析:根据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断准则,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取最短杆为机架得到双曲柄机构;取最短杆的相邻杆为机架得到曲柄摇杆机构;取最短杆的相对杆为机架得到双摇杆机构。

2.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为主动件时,()死点位置。

A.不存在

B.曲柄与连杆共线时为

C.摇杆与连杆共线时为

D.曲柄与机架共线时为

答案:C

解析: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摇杆为主动件时,在摇杆与连杆共线的两个位置,机构会出现死点位置。此时,主动件通过连杆作用于从动件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不能使从动件转动。

3.四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其传动角γ为()。

A.0°

B.90°

C.180°

D.任意角

答案:A

解析:传动角γ是衡量机构传力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四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传动角γ为0°,此时机构的传力性能最差。

4.摆动导杆机构的极位夹角θ与导杆摆角ψ的关系为()。

A.θ=ψ

B.θ=2ψ

C.ψ=2θ

D.没有关系

答案:A

解析:在摆动导杆机构中,极位夹角θ等于导杆摆角ψ,这是摆动导杆机构的一个重要特性。

(三)凸轮机构

1.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B.便于润滑

C.制造方便

D.从动件的行程大

答案:A

解析:凸轮机构的突出优点是只要适当地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从动件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这是连杆机构难以做到的。

2.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是指凸轮轮廓曲线的()。

A.最小向径

B.最大向径

C.平均向径

D.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向径

答案:A

解析:基圆半径是凸轮机构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凸轮轮廓曲线的最小向径,基圆半径的大小会影响凸轮机构的尺寸和运动性能。

3.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滚子半径应()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等于

答案:B

解析:为了避免滚子从动件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失真现象,滚子半径应小于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4.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凸轮机构,从动件在运动过程中()。

A.有刚性冲击

B.有柔性冲击

C.无冲击

D.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

答案:B

解析: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凸轮机构,从动件在运动开始和结束时,加速度有有限值的突变,会产生柔性冲击。

(四)齿轮机构

1.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曲线形状取决于()。

A.分度圆直径

B.基圆直径

C.齿顶圆直径

D.齿根圆直径

答案:B

解析:渐开线的形成取决于基圆的大小,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曲线形状取决于基圆直径。

2.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

A.模数相等

B.压力角相等

C.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

D.模数、压力角和齿宽分别相等

答案:C

解析: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这样才能保证两轮的齿廓曲线能够正确地啮合传动。

3.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ε>1,说明()。

A.同时有两对齿参与啮合

B.一轮齿刚进入啮合,另一轮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