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综述
目录
TOC\o1-3\h\u32209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综述 1
117251.1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 1
47221.1.1财务共享服务的界定 1
262851.1.2财务共享服务的内容 2
9401.2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基础 2
161381.1.1共享服务理论 2
306031.1.2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3
1.1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
1.1.1财务共享服务的界定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早起源于外国学者对其的界定,国外很对学者对其经过充分的研究之后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新型的商业化的管理理念,在运营的同时会不断的根据企业的发展或者科技的进步进行改进或者进行一定的标准化的企业活动。Quinn(2001)[10]为共享服务制定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即“围绕顾客+收费=商业”,后台部门围绕顾客提高客户群的忠诚度,不断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并进一步优化服务的价格,该部门的商业价值在收费环节体现得淋漓尽致。Kris(2003)[24]认为共享服务的发展模式是公司借助兼并重组,并独立应对业务环节中的部分服务活动。Gunn(1993)[7]等人的观点是,共享服务以共享企业内组织的劳动力和技术等资源为基础和前提,为外界提供多元化的服务。Herbert和Seal(2014)[13]认为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虽然财务共享中心的各个业务活动都是企业的旁支体系,不是构成企业主要的管理活动,但是在财务共享中心整体运营时,他就是企业的核心模块,他连接着企业的各大板块,共享中心的设计与建设对企业来讲就是极具战略意义的决策。
财务共享服务是共享服务在企业财务方面的实践结晶,自20世纪末期美国部分企业纷纷开始提供财务共享服务至今,一些学者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其具体概念与定义。在部分学者看来,财务共享服务是将高科技充分融合流程再造的管理模式。Triplett和Schulman(2000)[9]对财务共享服务进行如下定义:财务共享服务是在不同组织之间优化配置企业资源,利用专门的服务机构来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关于这一点Janssen和Joha(2008)[12]指出财务共享服务借助优化配置人员、技术等资源和环节,使得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更加具体而系统,在特定的地点成立相应的服务中心独立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进而最大限度减少成本、大大提高服务水平与能力,不断推动技术的发展创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除了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在建设完成后,企业对该中心运营成熟后它还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价值创造,Denburgh和Cagna(2000)[25]的研究表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战略的提出就是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稳定运营就能为企业提供最准确最及时的财务数据,从而可以便捷的进行企业的商务决策,例如兼并收购等活动,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不会增加财务人员的使用成本。
1.1.2财务共享服务的内容
按照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FinancialSharedServiceAssociation,简称IFSSA)对财务共享服务的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对财务共享服务的内容进行解释:首先,可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化,促进业务与财务之间的交流沟通,使企业的业务财务流程得到一个重新的梳理和打造;其次,财务共享服务是对财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共享平台三者的合理调和,使企业管控效率得以提升;最后,通过高科技将业务程序与共享中心后台充分结合,进一步优化业务与载体。财务共享服务的业务流程既有资金集中收付工作等一系列的基本业务,而且还有数据业务处理,监管报告工作等功能的优质服务。[26]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需要基于高新的信息化技术,借助对公司内部流程的规范与整合,制定一致性的规范,在此基础上大幅度提升业务操作速度,同时还是要注意防范财务风险,在达到低成本运营的基础上也能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目的。
1.2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基础
1.1.1共享服务理论
Kris(2003)[24]在《服务共享》明确指出,企业内各个部门的领导者不应纠结企业经营管理时的细节之处,而应高度重视产品创新研发、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等长远问题。共享服务的模式可以使运行管理顺利的企业大幅度优化成本的使用。共享服务中心分工合理科学,可以为客户带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规范化的服务。财务共享服务的重中之重是财务管理,将企业中所有与财务有关的板块都集合到一个财务共享中心,通过规范化的程序建立健全能够减少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共享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