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ppt
文件大小:1.12 MB
总页数:4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2.9千字
文档摘要

b)以△x为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以△x为推动力的液相总吸收系数,kmol/(m2.s)3)用摩尔比浓度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适用条件:溶质浓度很低时a)以表示总推动力的总吸收速率方程式据分压定律第30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代入令—以为推动力的气相总吸收系数,kmol/(m2.s)第31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第1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吸收过程涉及两相间的物质传递,包括三个步骤:溶质由气相主体传递到两相界面,即气相内的物质传递;溶质在相界面上的溶解,由气相转入液相,即界面上发生的溶解过程;溶质自界面被传递至液相主体,即液相内的物质传递。单相内物质传递的机理分子扩散对流传质第2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1、分子扩散:一相内部有浓度差异的条件下,由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造成的物质传递现象。AB2.菲克定律1)扩散通量: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扩散传递的物质量,单位:kmol/(m2.s)。第3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菲克定律试分析与傅立叶定律以及牛顿粘性定律的区别及联系。3)分子扩散系数间的关系对于双组分物系:第4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根据菲克定律:由A、B两种气体所构成的混合物中,A与B的扩散系数相等。第5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气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1.等摩尔反向扩散1)等摩尔反向扩散例如精馏过程第6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传递速率在任一固定的空间位置上,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A物质量,称为A的传递速率,以NA表示。分离变量并进行积分,积分限为:第7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传质速率为:2、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1)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第8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例如吸收2)传递速率设总体流动通量为N,其中物质A的通量为:第9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总体流动中物质B向右传递的通量为而即第10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将和代入若扩散在气相中进行,则:第11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即分离变量后积分第12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漂流因数,无因次。反映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因P>pBm,所以漂流因数第13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扩散系数分子扩散系数简称扩散系数,它是物质的特性常数之一。同一物质的扩散系数随介质的种类、温度、压强及浓度的不同而变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系数一般需要通过实验测定。1、物质在气体中的扩散系数气体A在气体B中(或B在A中)的扩散系数,可按马克斯韦尔—吉利兰(Maxwell-Gilliland)公式进行估算第14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物质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物质在液体中的散系数与组分的性质、温度、粘度以及浓度有关。对于很稀的非电解溶液,物质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第15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对流传质1、涡流扩散凭籍流体质点的流动和旋涡来传递物质的现象。扩散通量:2、对流传质流动流体与两相界面之间的传质1)固定界面气固两相或液固两相间的界面第16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流动界面气液两相和液液两相间的界面第17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对于等摩尔反方向扩散对于单向扩散第18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吸收机理——双膜理论1、双膜理论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间有一个稳定的界面,界面上没有传质阻力,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两层膜,气膜和液膜。气相一侧叫气膜,液相一侧叫液膜,这两层膜均很薄,膜内的流体是滞流流动,溶质以分子扩散的方式进行传质。膜外的气液相主体中,流体流动的非常剧烈,溶质的浓度很均匀,传质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传质阻力集中在两层膜内。第19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0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吸收速率方程式吸收速率: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