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培养目标
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专业知识:掌握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土木工程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土木工程的发展动态。
3.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创新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
5.外语能力: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阅读和翻译英文技术资料。
6.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设计、绘图和数据处理。
三、培养计划
1.学制与学分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总学分不少于160学分。
2.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36学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英语
-大学物理
-高等数学
-计算机基础
-体育
-军事理论
(2)专业基础课程(48学分)
-工程制图
-建筑材料
-结构力学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水力学
-混凝土结构设计
-钢结构设计
-建筑识图与构造
-建筑设计原理
(3)专业核心课程(56学分)
-土木工程测量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建筑设备
-道路桥梁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造价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4)专业选修课程(20学分)
-建筑装饰工程
-建筑景观设计
-绿色建筑
-建筑节能技术
-土木工程抗震设计
-工程测量学
-建筑CAD
-土木工程软件应用
(5)实践教学(20学分)
-军训
-实验教学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社会实践
3.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四、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包括考试、考查、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考试分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考查主要考察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毕业要求
1.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取得规定的学分。
2.通过毕业设计,具备独立完成土木工程设计的能力。
3.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4.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六、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以下领域就业:
1.工程设计单位: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
2.施工单位:从事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等工作。
3.管理单位:从事工程监理、招投标等工作。
4.科研单位:从事土木工程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
5.教育单位:从事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七、教学保障
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4.加强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土木工程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将不断优化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土木工程人才。
第2篇
一、培养目标
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和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政治思想与道德素质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专业知识与技能
-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土木工程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
-具备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外语等基本能力。
-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3.实践能力
-具备工程现场施工、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具备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
-具备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身心素质
-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政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