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63题,每题1分,共63分)
1.疏导原则就是()。
A、循循善诱
B、导向性
C、有的放矢
D、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A
2.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规则或原理学习相当于()的学习。
A、命题
B、产生式
C、概念
D、符号
正确答案:A
3.人在高度注意时,其注意指向的范围()。
A、增大
B、缩小
C、没有变化
D、变化不显著
正确答案:B
4.“看见一棵树被一幢房屋挡住,只露出一部分树枝和树叶,那么房屋肯定离我们更近。”这属于空间知觉中的()。
A、形状知觉
B、深度知觉
C、方位知觉
D、大小知觉
正确答案:B
5.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生产力
B、文化
C、科学技术
D、政治经济制度
正确答案:A
6.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练习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
B、正确掌握练习速度
C、尽量增加练习次数和集中练习时间
D、练习方式多样式
正确答案:C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
A、愤:因不满意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B、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D、愤:愤怒。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正确答案:B
8.小文在学习、记忆英语音标时,总是无法将其与之前学习过的汉语拼音的发音进行区别。小文的学习、记忆受到了()的干扰作用。
A、倒摄抑制
B、情绪记忆
C、记忆巩固
D、前摄抑制
正确答案:D
9.()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正确答案:C
10.记忆内容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
A、质变
B、不变
C、量变
D、量变与质变
正确答案:D
11.在学习动机的分类中,()是以获得知识本身为目的的学习动机,由他引发的学习行为最稳定和最持久。
A、交往动机
B、求知内驱力
C、成就动机
D、外部动机
正确答案:B
12.上好课的最根本的要求是()。
A、内容正确
B、气氛热烈
C、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D、备好课
正确答案:C
13.从整体上探讨教师的发展历程,提出教师生涯循环理论的是()。
A、傅乐
B、费斯勒
C、休伯曼
D、伯林纳
正确答案:B
14.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的阶段是()。
A、操作整合
B、操作熟练
C、操作模仿
D、操作定向
正确答案:A
15.达尔文小时候曾被认为是低能儿,牛顿小时候成绩很差,华罗庚在初一时还补考过数学,后来使他们大脑中的潜能发展起来,并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A、时间
B、年龄
C、学习
D、成熟
正确答案:C
16.“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此论述体现了()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
B、深造自得
C、立志有恒
D、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A
17.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争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名次等都属于学习动机中的()。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高尚的动机
C、内部动机
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正确答案:A
18.在元认知策略中,学生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属于()。
A、监控策略
B、计划策略
C、调节策略
D、组织策略
正确答案:C
19.一个学生在考试时要求获得好成绩的愿望过分强烈,以致十分紧张而产生了“怯场”现象,竟答不出自己本来十分熟悉的问题,这种现象是由于()。
A、动机强度过低造成的
B、线索不足导致了遗忘
C、动机强度过高造成的
D、狭隘的动机造成的
正确答案:C
20.根据加涅的八类学习水平分类法,学生在学习区别“辩”、“辨”、“辫”三个字的过程属于()。
A、概念学习
B、辨别学习
C、规则学习
D、信号学习
正确答案:B
21.成就动机强的人,喜欢选择()的任务。
A、难度适中
B、难度小
C、难度大
D、难度变化
正确答案:A
22.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心理活动都要通过它的活动来实现。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循环系统
D、运动系统
正确答案:B
23.“杀婴制”属于下列哪个时代的制度()。
A、古代斯巴达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雅典
正确答案:A
24.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等,这些都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从学习策略的分类上看,这些都属于()。
A、计划策略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