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5.统计与概率领域知识编排及特点介绍.ppt
文件大小:3.01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1.89千字
文档摘要

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对小学阶段来讲,主要是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一年级开始了解统计的知识;淡化过去单纯统计量的计算和图表的认识,增加了可能性的认识,强调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强调对统计特征和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强调统计与其它内容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或观念)。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统计与概率”领域1~3年级、4~6年级两个学段分别包括两部分。1~3年级:⑴数据统计活动初步,⑵不确定现象。4~6年级:⑴简单数据统计过程,⑵可能性。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统计与概率统计表统计图统计量可能性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统计概率【单式、复式】【象形、条形、折线、扇形】【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用分数表示概率、可能性的大小、事件的确定与不确定性】统计表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单式一下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自主选择分类标准)三下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图一上准备课:我们的校园二下第一单元:数据的整理练习一第7题象形条形四上第七单元:统计以一当一四下第八单元:复式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一;以一当二;以一当五;以一当几P101练习十九第3题;纵向、横向P101练习十九第4题;折线五下第七单元单式、复式扇形六上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应用二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与整理统计量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平均数四下第八单元:统计(平均数的求法:移多补少,列式计算;平均数的意义、作用;解决问题)中位数、众数概率五上第四单元:可能性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体验判断事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用几分之几表示概率;罗列计算可能性特点:1、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观念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自己的统计观念。《标准》认为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主要做法:

第一,设计学生亲身参与的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四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主要做法:

第二,结合具体问题,使他们体会到统计的价值和学习统计的必要性,从而培养统计意识(观念)。一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特点:2、重视对统计实际意义的理解本套教材特别重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学习统计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图表和统计量的实际意义。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主要做法:

第一,把读“统计图表”贯穿在统计学习的全过程。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主要做法:

第二,结合具体的实例,使学生理解统计量的实际意义。三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特点:3、重视可能性,渗透概率思想对于小学来说,“可能性”的内容是过去教材中没有的,《标准》在1~3年级、4~6年级都对可能性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做法:

第一,结合其它领域的内容,渗透可能性思想。第二,两个学段分别安排了独立单元,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和亲身参与实验活动,研究可能性问题,并在可能性结果研究的基础上,渗透概率知识。人教版小学数学领域知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