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研究的相关概念基础综述》7800字.docx
文件大小:76.04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8.95千字
文档摘要

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研究的相关概念基础综述

目录

TOC\o1-3\h\u28422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研究的相关概念基础综述 1

181701.1.1国际结算业务 1

57461.1.2国际结算方式 2

271991.1.3竞争战略的提出 3

40141.1.4竞争战略的类型 4

180601.2基本分析工具 6

203191.1.1PEST分析法 6

9761.1.2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7

133541.1.3SWOT分析法 9

191431.1.4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法 10

1.1.1国际结算业务

国际结算指的是在一般的经济活动中债权债务关系的清偿或者资金转移而进行的国际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国际结算业务是银行在此基础上推出的资金清算业务,是构成商业银行基础类中间业务的重要部分[2],包括票据应用、单据处理、信用担保等环节。它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①结算周期较短,资金运用灵活且使用率更高;②办理流程简单方便,创收能力强;③贸易背景真实性强;④业务种类多,可选择性高;⑤风险较其他业务相对较低。然而,有学者认为国际结算业务中存在的人员素质不高、内部制度存在瓶颈、同业合作水平不一致、业务产品单一、技术支撑力量薄弱和营销实力不足等问题,这些因素限制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3,4]。

随着各国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球联系的更加密切,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应运而生,成为国际结算业务的拓展形式,有效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从类别来看,国际结算业务通常划分为贸易和非贸易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在国际贸易中引发的业务往来,后者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对外投资以及除国际贸易外的其他经济活动相关的业务[5]。基于不同的标准和依据,国际结算业务的类别存在差异,如就收支名目而言,包括有形贸易、无形贸易、金融交易和国际资金单方面转移结算等。

1.1.2国际结算方式

国际结算方式是国际结算业务的支付方式,银行在其中扮演着中介机构和保证人的角色。鉴于支付方式的差异性导致风险程度、银行费用、办理流程等因素各有不同,因此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和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是尤为重要的[6]。传统的三大结算方式是汇款、托收和信用证,但是存在办理手续复杂、手续费高等问题。国际结算业务种类不断增加,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推动运用范围广、针对性更强的结算方式被广泛应用,如保理、保函、包买票据等。此外,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涌现推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渗透到各领域和各行业,国际结算业务也不例外。在适应数字化、信息化浪潮的进程中,以BPO、BOLERO、TSU等为代表的国际电子化新渠道等开始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大范围使用和推广[7],极大地提高结算的速度和效率,降低结算风险。常见的结算方式类别见表1.1。

表1.1国际结算方式类别

Table1.1Categoryofinternationalsettlementmethods

划分标准

类别划分

按照业务

汇款、托收、信用证等

按付款时间

预付、运输时付款和运输后付款

按交单时间

交单前付款、交单时付款和交单后付款

国际结算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依托新的技术和手段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方式是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增强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8]。企业应顺应时代潮流,灵活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以规避风险和提高收益[9]。同时,银行作为信用和支付中介,要对各种结算方式的优劣势进行判断,及时防范风险。

国际业务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因此国际结算业务成为各类银行纷纷开展的项目类型。我国的国际结算业务起步较晚,在专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允许交叉后,业务规模得以不断扩大[10],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格局。因此,商业银行如何构建竞争战略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成为重要而紧迫的议题,目前对国际结算业务的竞争战略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出发,基于不同的情境详细地阐述以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和集中化战略为典型代表的竞争战略,分析其对企业经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11]。一方面,有学者侧重于对竞争战略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的研究。组织架构、管理决策、风险偏好和管理、技术变革、信息系统水平等宏观和微观因素均会对银行战略的实施与制定产生重要的影响[12,13,14]。葛清俊等(2006)[15]通过构建统计回归模型发现资源、能力和环境决定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效率。吴晓云和李辉(2015)[16]认为商业银行选择聚焦于内部以成本和效率为导向的竞争战略对业务绩效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就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的实施路径而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