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2
PAGE
PAGE3
存货计价方法种类及比较分析
目录
TOC\o1-3\h\u14450存货计价方法种类及比较分析 -1-
12416(一)存货计价方法的种类 -1-
30301、先进先出法 -1-
10814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1-
33213、移动加权平均法 -2-
320994、个别计价法 -2-
11013(二)举例进行比较 -3-
(一)存货计价方法的种类
1、先进先出法
顾名思义,先进先出法就是先入库的商品先发出,后入库的商品后发出。如果采用先进先出法对企业的存货进行核算,对于上一期有存货剩余的,要先将上一期剩余存货的价格作为计算发出成本的单价,当上一期剩余的存货全部发出后,才能将本期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价格作为计算发出成本的单价,同理,在第一批入库的存货都发出完毕后,才能将第二批入库的存货价格作为发出成本的单价,然后依次类推,计算每一次的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每一期最后的期末剩余成本。
用先进先出法计算价格的库存商品的存货成本是以最后购入的品种的库存成本来设定价格的。在实际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商品的价格经常变动。当商品的价格在不断上涨时,就会导致后购入的库存成本相对较高,最初购入的库存成本相对较低的结果。其结果为发出的存货的价值低于现在的市场价值,产品的销售成本降低,最终库存成本提高。同时,由于商品的销售价格是根据最近的市场价格计算的,所以收入较高,这样计算出的利益是高的。如果利润增加,公司的税务负担就会加重,同时支付给投资者的分红也会增加,那么公司的现金流出量也会增加。但是,如果从企业财务状况的角度来看的话,更高的流动比率、更高的利润、更大的存货价值则会更加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和兴趣,对投资者来说有更大的诱惑力。综上来看,先进先出法更适用于市场价格在下降的商品和库存收发较少的商品,这种计价方法的优点是不允许企业自由选择存货计价,也就不能随意的调整本期的利润;缺点为特别是对于频繁收发库存的企业来说,工作负荷太大,过于麻烦。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性加权平均法是将开始时就有的存货的成本和本月的全部购买的存货的成本作为分母,除以期初的存货数量与本月全部的进货数量之和,从而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本月发出的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分别为加权平均单价乘以各自的数量。一次性加权平均法只需要在月末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因此与其他存货计价方法相比比较简单,有助于简化存货评估的计算工作。同时,由于使用的是这种计价方法,平时在账目中则无法反映存货每次的进出货情况,对库存的管理和控制有不利的影响。
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
当月发出存货成本=当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当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3、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企业根据库存数量和成本与每一进货批次的材料数量和成本,计算存货平均单价的方法。在这种定价方法下,每当购进一批新材料,都要重新计算存货新的加权平均单价。因此移动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库存种类少、购买价格差异大的商品。这种定价方法的优点是经营者可以实时了解库存的数量和成本,与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相比更加准确,消除了只在月末进行一次核算带来的管理上的不足,不过这种计价方法的缺点就是工作量比较大。
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评价法是指分别识别存货单价和发出数量的方法,该方法的前提是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相一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首先识别出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分别是哪一批次的,然后根据存货的批次找到对应的价格,最后由存货的数量和相对应的价格,计算出每次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最终存货的成本。在这个方法中,需要制作并进行详细的账簿记录,逐一登记各材料的购买价格,在发送材料时根据购买记录逐一进行识别。当然,适合这种方法的存货一般都有明显的特征,例如宝石或名画等价值高、数量少的物品,这是由这种计价方式的特性所决定的。期末库存的总成本就是各材料的单价与成本乘积的和。使用这个方法,存货发出成本和期末库存成本的计算更合理、准确。但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比较大,首先要求要对发出或库存的材料已经进行批次的认定,另外,在每一次发货进货的过程中,都要对批次进行认定,工作繁琐,难度较大。因此,这种存货计价方法一般适用于容易识别、价格高、数量少的商品。而且这个方法可以作为调整利益的手段来使用,在公司经营状况不好、利润过低的情况下,经营者可以通过高价销售低成本材料来增加利润,同样也可以来减少利润。
计算公式:
每批商品销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