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金融学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紧缩性收入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时的局限不包括()
A、某些紧缩性收入政策过于温和
B、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被削弱
C、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D、以“自愿性”为原则,非强制
正确答案:D
2.进口企业可以通过签订远期外汇()合约,规避外汇汇率()风险;反之,出口企业可以通过签订远期外汇()合约,规避外汇汇率()风险。
A、买入、下降;卖出、上升
B、卖出、上升;买入、下降
C、卖出、下降;买入、上升
D、买入、上升;卖出、下降
正确答案:D
3.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短期临时性借贷活动是()
A、票据业务
B、同业拆借
C、贷款业务
D、贴现业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短期临时性借贷活动。贷款业务是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资金的业务;票据业务主要涉及票据的承兑、贴现等;贴现业务是持票人将未到期票据卖给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行为。这些都不符合金融机构之间短期临时性借贷活动的描述。
4.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会引起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汇率()。
A、不变
B、下跌
C、上升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时,该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在外汇市场上,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会减少,从而导致该国货币贬值,汇率下跌。
5.当一家商业银行面临准备金不足时,它首先会()
A、回收贷款
B、向央行借款
C、出售债券
D、向其他银行借款
正确答案:D
6.下列属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的是()
A、支票存款
B、借款
C、结算过程中占用的现金
D、银行资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资产项目是指银行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结算过程中占用的现金属于银行的资产。支票存款是银行的负债,借款也是银行的负债,银行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均不属于资产项目。
7.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需求是一种()。
A、不受客观制约的资金需求
B、社会学意义上的资金需求
C、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D、主观意愿上的需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在特定利率下能够并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需求不是单纯的主观意愿上的需求,而是有现实支付能力做支撑的需求,它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制约,也并非社会学意义上的资金需求。所以是一种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8.在凯恩斯的三个持币动机中,他认为哪一个对利率最为敏感?()
A、预防动机
B、交易动机
C、投机动机
D、无私动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凯恩斯认为,投机动机对利率最为敏感。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而投机动机与利率密切相关。当利率较低时,人们预期利率上升的可能性较大,债券价格可能下跌,此时人们会倾向于持有货币而非债券,以避免资产损失,所以投机动机对利率变动反应灵敏。
9.下列不属于信托投资公司业务的是()
A、代理存款业务
B、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
C、作为投资基金或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
D、有价证券信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信托投资公司可以经营有价证券信托、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作为投资基金或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等。代理存款业务一般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不属于信托投资公司的典型业务范畴。
10.西方学者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
A、流动性
B、可兑换性
C、安全性
D、收益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金融资产能够迅速变现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不同的金融资产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不同,因此按照流动性对货币进行层次划分,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货币流通状况,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等。
11.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C、只持有货币
D、只持有债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将下跌,人们会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以避免债券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因为持有货币可以在利率上升时以较低成本获取更高收益的债券。B选项在预期利率上升时不会抛出货币持有债券;C选项只持有货币表述不准确,不是绝对只持有货币;D选项只持有债券不符合预期利率上升时的行为。
12.在银行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A、专业银行
B、商业银行
C、投资银行
D、中央银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等;专业银行是专门经营指定范围业务并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等业务。而商业银行以营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