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传统运动疗法;;第一节
传统运动疗法简介;一、传统运动疗法的特点
(一)整体疗法
1.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相互关联
2.形气神三位一体
3.天人相应;(二)主动疗法
传统运动疗法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的自我身心锻炼,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自然疗法
传统运动疗法的创编素材源于自然,如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姿势和动作而创编。另外,应用传统运动疗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即是“顺乎自然”。;二、传统运动疗法运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一)规范动作要领
(二)选择适合的功法
(三)遵循三因制宜
(四)循序渐进;第二节
常见传统运动疗法;一、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项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健身锻炼方法,是我国宝贵的体育遗产之一。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阴阳思想为核心,融合中医气学说、经络学说为一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一)功法特点
1.动作圆融,阴阳相济
2.心静意导,神形兼备
3.呼吸均匀,舒展柔和;(二)操作要领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1)起势。
(2)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三)康复应用
主要适合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练习,尤其适合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卒中、神经衰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症的康复期。;二、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套动作简单、易学易练的传统运动功法。“八段”,是指其动作共有八节;“锦”,俗称“织锦”,有典雅华美之意,谓其珍贵。
(一)功法特点
1.脏腑分纲,全面协调
2.形神结合,气寓其中
3.对称和谐,动静相兼;(二)操作要领
八段锦
(1)预备势。(6)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2)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7)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3)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8)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4)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9)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5)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10)收势。;(三)康复应用
八段锦动作设计除可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外,还与五脏功能相应,可调整五脏功能、预防或治疗五脏病症、促进脏腑功能的康复,如肝郁气滞。;三、五禽戏
五禽戏功法是中国重要的传统养生康复手段之一,由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所创,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此功法首见于《三国志·华佗传》记载,故又名“华佗五禽戏”。
(一)功法特点
1.模仿五禽,神形兼备
2.活动全面,大小兼顾
3.动静结合,练养相兼;
;(三)康复应用
五禽戏锻炼要做到以下: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四、易筋经
易筋经相传为印度高僧达摩所创。从易筋经三字来理解,“易”是改变之意;“筋”为筋肉,泛指肌腱、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经”指方法。
(一)功法特点
1.动作舒展,抻筋拔骨
2.引动脊柱,疏通夹脊
3.动静相兼,协调美观;(二)操作要领
易筋经
(1)韦驮献杵第一势。(7)九鬼拔马刀势。
(2)韦驮献杵第二势。(8)三盘落地势。
(3)韦驮献杵第三势。(9)青龙探爪势。
(4)摘星换斗势。(10)卧虎扑食势。
(5)倒拽九牛尾势。(11)打躬势。
(6)出爪亮翅式。(12)掉尾势。;(三)康复应用
易筋经是保健强身和传统运动疗法的基础功法。临床可用于神经衰弱、胃肠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肢体关节病变、颈腰椎疾病和痿病的康复治疗。;五、六字诀
六字诀现存文献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中。《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一)功法特点
1.以音引气,调节脏腑
2.吐纳导引,相须相成
3.动静结合,练养相兼;
;(三)康复应用
六字诀的疗效以泻实为主,适用于脏腑实证。通过呼吸发音,并延长呼气的时间来达到治疗目的。
例如肺气不足,当以增加“呵”字练法次数来补肺气,原理是火克金,泻其克己一方,也就起到扶己助己之作用。;;(二)操作要领
捧气贯顶法
(1)预备式。
(2)起式。
(3)第一式:前起侧捧气。
(4)第二式:侧起前捧气。
(5)第三式:侧前起捧气。
(6)收式。;(三)康复应用
练捧气贯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