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传统康复技能PPT课件 理筋正骨手法.pptx
文件大小:10.1 MB
总页数:5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3.92千字
文档摘要

第六章

理筋正骨手法;;第一节

理筋手法;一、理筋手法概述

(一)理筋手法概念

理筋手法又称治筋手法,是对筋伤进行矫正、治疗,使筋的翻转、扭曲、错乱等恢复正常,使肢体、关节舒展滑利的一种技巧,是中医伤科重要的治疗手法,具有简便、安全、取效迅速直接的特点。;(二)理筋手法康复功效和应用原则

1.康复功效

(1)舒筋通络,祛瘀消肿;

(2)整复错缝,理正滑脱;

(3)解痉止痛,活络除痹;

(4)松解粘连,通利关节;

(5)迎随补泻,防治废痿。;(三)理筋手法基本要求

使用理筋手法应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灵活运用。

筋伤有轻重之别,又有损伤组织不同,解剖位置也各异,所以要求按不同的病情运用相适应的理筋手法。

理筋手法之轻重、巧拙,直接关系着损伤的功能恢复,使用正确,就能及时改善功能,否则适得其反。

操作前要对手法的步骤做出计划,操作时用力要轻重适当,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随时调整手法强度。

严格掌握手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四)理筋手法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急慢性闭合性筋伤局部有肿胀、疼痛等功能障碍患者。

(2)骨关节错缝有明显功能障碍的患者。

(3)各种创伤后或因治疗不当而引起关节粘连、僵直、屈伸不利等功能障碍的患者。

(4)因骨性关节炎及其他痹病而引起的肢体肿胀、疼痛,关节活动不利等功能障碍的患者。

(5)长期卧床而引起肢体痿废失用的患者。;2.禁忌证

(1)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损伤症状的患者。

(2)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肿胀严重或伴有水疱的患者。

(3)可疑或已经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

(4)骨关节结核、骨髓炎、老年性严重骨质疏松症等骨病患者。

(5)有严重心、脑、肺功能不全患者。

(6)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7)施术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的患者。

(8)腰腹部损伤的妊娠期孕妇。

(9)有精神类疾患,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二、常用理筋手法

(一)头颈部理筋手法

1.抹面法

2.按揉颊车法

3.按揉下关法

4.点项舒筋法

5.托拔端项法

6.旋转扳颈法

7.端提摆头法;(二)上肢理筋手法

1.运肩牵抖法

2.舒筋松??法

3.外展摇肩法

4.舒筋抖肩法

5.屈伸摇肘法;6.旋转摇肘法

7.分筋收肘法

8.捋筋摇腕法

9.展筋顺腕法

10.顺筋宽腕法;(三)腰背部理筋手法

1.顶背扩胸法

2.扳肩推背法

3.压肘顶背法

4.点穴强腰法

5.扳腿推腰法

6.后伸运腰法;7.坐位扳腰法

8.侧卧扳腰法

9.屈髋扳腰法

10.背腰牵抖法

11.俯卧抖腰法

12.顶臀拨筋法

13.踩跷法;(四)下肢理筋手法

1.屈膝摇髋法

2.舒筋展髋法

3.收展旋髋法;4.舒筋宽膝法

5.松筋研髌法

6.舒筋摇踝法

7.伸踝顿跗法;第二节

正骨手法;一、正骨手法概述

(一)正骨手法概念

正骨又称“接骨”“正体”“整骱”“整骨”“上骱”等,是利用手法将损伤错位的骨骼归位、接正。包括上骱手法,即利用手法将脱位的骨端恢复到原位;整骨手法,即骨折复位手法,利用手法将骨折断端恢复到良好的对位关系。;(二)上骱手法康复功效和应用原则

1.康复功效

(1)整复脱位。

(2)消肿止痛。

2.应用原则

(1)及时。

(2)稳妥。

(3)准确。

(4)轻巧。;(三)上骱手法基本要求

1.欲合先离

2.原路返回

3.杠杆作用

4.松弛肌肉;(四)上骱手法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上骱手法适用于大部分关节脱位。

如肘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下颌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等。;2.禁忌证

(1)开放性或病理性的骨折、脱位的患者。

(2)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骨折脱位或伴有脊髓压迫症状的患者。

(3)骨折、脱位伴邻近关节周围肌腱、韧带完全或部分断裂的患者。

(4)手法操作区域有皮肤破损或化脓性感染的患者。

(5)精神病患者,对手法治疗不能合作者。

(6)其他,如患有严重心脑肝肾功能衰竭等患者。;二、常用正骨手法

(一)颞颌关节脱位上骱手法

1.双侧脱位口腔内上骱手法

2.单侧脱位口腔内上骱手法

3.口腔外上骱手法

4.垫塞上骱手法;(二)寰枢关节半脱位上骱手法(以枢椎棘突向右偏为例)

拔伸旋转法;(三)肩关节脱位上骱手法(以右肩前脱位为例)

1.拔伸托入法

2.手牵足蹬法

3.椅背复位法

4.悬吊复位法

5.牵伸旋转法;(四)肘关节脱位上骱手法(以后脱位为例)

1.拔伸屈肘法

2.膝顶复位法

3.推肘尖复位法

4.牵伸屈肘法;(五)小儿桡骨头半脱位上骱手法;(七)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脱位上骱手法;(九)髋关节脱位上骱手法

1.后脱位上骱手法

(1)屈髋拔伸法。

(2)回旋法。;(3)拔伸足蹬法。

(4)俯卧下垂法。;2.前脱位上骱手法

(1)屈髋拔伸法。

(2)侧牵复位法。

(3)反回旋法。

3.中心性脱位上骱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