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当归双黄片的功效与作用(四列表格)
一、成分基础
组成成分
具体成分信息
特性说明
在片剂中的作用定位
蒲公英
含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菊糖、类黄酮、绿原酸、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钾等多种成分。
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等特性。
是发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的主要成分,为片剂奠定基础药效。
当归
主要成分包括挥发油(如藁本内酯、正丁烯基苯酞等)、多糖、阿魏酸、氨基酸、维生素B12等。
性温、味甘辛,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效。
负责补血养血、活血通络,与其他成分协同,丰富片剂功效。
黄芩
含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
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增强片剂清热泻火、抗菌抗炎的作用,与蒲公英协同强化清热功效。
黄连
主要有效成分是小檗碱(黄连素),还含有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生物碱。
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特性。
凭借小檗碱强大的抗菌能力,进一步提升片剂的抗菌消炎效果。
二、主要功效
功效类别
具体功效表现
作用原理
适用病症举例
清热解毒
有效缓解因热毒引起的多种症状,如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目赤肿痛等。
蒲公英中的蒲公英醇、绿原酸,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连中的小檗碱等成分,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对引起这些症状的病菌有抑制作用。
适用于急性咽炎、牙龈炎、结膜炎等因热毒导致的炎症疾病。
抗菌消炎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
小檗碱能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干扰细菌代谢;黄芩苷可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阻止细菌黏附和繁殖;蒲公英素也具有抗菌活性,多种成分协同发挥抗菌消炎作用。
常用于治疗肺炎、肠炎、尿道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
补血活血
当归的多糖、阿魏酸等成分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增加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实现补血;同时,其挥发油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起到活血作用。
改善因血虚导致的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症状,以及因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跌打损伤等问题。
适用于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有月经不调、痛经症状的女性。
调理妇科
针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等妇科疾病有一定调理作用。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蒲公英和黄芩、黄连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共同作用可调节女性内分泌,消除妇科炎症,改善月经状况。
可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月经周期紊乱等妇科病症。
调节免疫
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其中的多糖、类黄酮等成分可激活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分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适合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感染疾病的人群。
三、适用人群
人群分类
具体适用人群
适用原因
热毒病症患者
出现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疖肿疮疡等症状的人群。
片剂的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功效可有效缓解因热毒引发的这些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病症恢复。
细菌感染患者
患有肺炎、肠炎、尿道炎、皮肤感染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人群。
其所含的抗菌成分能抑制病菌生长繁殖,辅助治疗细菌感染,减轻感染症状。
血虚血瘀人群
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乏力、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的血虚或血瘀人群。
当归的补血活血作用,结合其他成分的协同,可改善血虚血瘀状况,缓解相关症状。
妇科疾病患者
患有盆腔炎、附件炎、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女性。
药物的多种功效协同,既能消除妇科炎症,又能调节月经,对妇科疾病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免疫力低下人群
容易感冒、疲劳,且身体恢复能力较差的免疫力低下人群。
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患病几率,加快身体恢复速度。
四、注意事项
注意类别
具体注意内容
原因及后果
禁忌人群
1.孕妇禁用:药物中的寒性成分及活血作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导致流产。2.脾胃虚寒者慎用:蒲公英、黄芩、黄连性寒,易加重脾胃虚寒症状,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避免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孕妇服用可能危害胎儿健康;脾胃虚寒者使用会损伤脾胃功能;过敏者使用会引发过敏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
饮食禁忌
服药期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辛辣食物会加重体内热毒,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影响药物吸收,生冷食物易伤脾胃,均可能降低药效,或加重身体不适。
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温补性中药同时服用,如人参、鹿茸等;与其他药物合用时,需咨询医生或药师。
温补性中药与本品的清热特性相悖,同时服用可能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与其他药物合用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引发新的问题。
副作用与处理
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
药物中的寒性成分及部分成分的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