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汇报人:
CONTENTS目录01概述02贫血分度与临床表现03护理评估04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目标05治疗与护理措施06护理评价
概述01
妊娠期贫血定义指妊娠期外周血红蛋白(Hb)110g/L及血细胞比容0.33。常见类型缺铁性贫血(IDA)是最常见的妊娠期贫血类型,约占95%,是由孕妇对铁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引起的。定义及常见类型
病因01生理需求增加由于血容量增加及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孕妇每日需铁较非孕期增加。02摄入不足妊娠早期呕吐或偏食可影响铁的摄入。03供需失衡妊娠晚期,机体对铁的吸收仍不能满足母儿需求,若不及时给予补充铁剂,则易耗尽体内储存铁导致贫血。
贫血分度与临床表现02
贫血分度轻度贫血当血红蛋白水平处于100-109g/L时,被定义为轻度贫血。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在70-99g/L之间为中度贫血。重度贫血若血红蛋白水平处于40-69g/L,则属于重度贫血。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低于40g/L时,为极重度贫血,这是最为严重的情况。
轻度贫血表现轻度贫血者多无明显症状,或只有皮肤、口唇黏膜和睑结膜苍白。重度贫血表现可出现头晕、乏力、耳鸣、心悸、气短、皮肤毛发干燥、指甲脆薄、倦怠、食欲缺乏、腹胀、腹泻以及口腔炎、舌炎等,甚至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肌病等并发症的相应症状。临床表现
护理评估03
健康史了解孕妇既往有无月经过多等慢性失血性病史,有无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偏食或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营养不良病史,有无吸收不良或代谢性障碍的病史。心理-社会状态重点评估孕妇因长期疲倦或知识缺乏而引起的倦怠心理。同时评估孕妇及家人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以及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是否完善等。一般评估
孕妇评估孕妇贫血的症状和体征。由于贫血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应评估孕妇有无感染征象。胎儿重度贫血时会缺乏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胎盘养分,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死胎或死产等。应注意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的评估及有无缺氧征象。身体状况评估
血常规外周血涂片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红蛋白110g/L,血细胞比容0.33,红细胞3.5×1012/L,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血清铁测定血清铁6.5μmol/L,即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诊断要点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为红细胞系统呈轻度或中度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铁代谢检查血清铁蛋白是评估铁缺乏最有效和最容易获得的指标。根据储存铁水平,IDA可分为3期:铁减少期: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及血红蛋白正常;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血红蛋白正常;IDA期: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血红蛋白110g/L。诊断要点
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目标04
010203活动无耐力与红细胞减少导致携氧能力受损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红蛋白低、组织低氧血症、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有受伤的危险与贫血引起的头晕、眼花等症状有关。常见护理问题
0201孕产妇能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日常活动。妊娠、分娩期母婴维持最佳的身心状态,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03孕产妇住院期间得到满意的生活护理,无跌倒等意外发生。护理目标
治疗与护理措施05
补充铁剂和纠正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般性治疗包括增加营养和食用含铁丰富的饮食,对胃肠功能紊乱和消化不良给予对症处理等。治疗要点
治疗慢性失血性疾病了解孕妇既往有无月经过多等慢性失血性病史,妊娠前积极治疗此类疾病,减少铁元素的流失,为孕期储备足够的铁。改变饮食习惯纠正长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因营养不良导致缺铁性贫血。预防措施补充铁剂对于有缺铁风险的孕妇,妊娠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铁剂,以满足孕期对铁的额外需求。
含铁丰富的食物建议孕妇多摄取动物血、肝脏、瘦肉等含铁丰富的食物,为身体补充铁元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多摄入橙子、柚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深色蔬菜、水果,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饮食护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纠正孕妇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保证饮食多样化,确保营养全面。
口服铁剂血红蛋白在70g/L以上者,可口服多糖铁复合物、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铁剂,同时服用维生素C促进吸收,应饭后或餐中服用。肌内注射铁剂中重度缺铁性贫血、胃肠道反应重等不能口服铁剂、依从性不确定或口服铁剂无效者,可采用深部肌内注射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等制剂。正确补充铁剂服用注意事项铁剂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应饭后或餐中服用。服用铁剂后,由于铁与肠内硫化氢作用而形成黑色便,应予以解释。服用抗酸药时须与铁剂交错时间服用。
输血指征建议对血红蛋白70g/L者给予输血。血红蛋白在70~100g/L,根据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