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手术知识、护理要点、常见并发症、处理及健康宣教.pptx
文件大小:2.98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2.61千字
文档摘要

乳腺微创旋切术

围手术期护理

汇报人:

1乳腺微创旋切术相关知识

2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3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4护理健康宣教

目录

CONTENTS

乳腺微创旋切术相关知识

乳腺癌相关知识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采用简便、有效且经济的检查方法进行初期筛查,成为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目前普遍采用超声、钼靶和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这些检查方法对于早期检测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仍然存在一定的漏诊风险。

·传统上,乳腺癌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活检,活检方式包括细针穿刺活检、粗针穿刺活检、手术切除活检,以及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真空辅助空芯针乳腺穿刺活检技术

·乳腺真空辅助空芯针微创旋切术俗称乳腺微创旋切术,运用于临床至今已有20余年。

·改变了传统的乳腺手术方法,仅切开3-5mm的皮肤切口,运用设计巧妙的器械、手术刀,在超声机器的引导和监视下,通过小切口完成乳腺单个或多个肿块的切除手术。

·术后仅在乳房上遗留米粒大小的疤痕,完美避免了乳房外观的损坏

创口的比较

有创的开放式手术

“麦默通”是目前常用的“真空微创旋切系统”,由“真空泵”和“旋切刀”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

在影像学(超声、钼靶或MRI)引导下,通过“计算机的控制”来真空辅助高速旋切乳腺病灶,既精准又安全。

通过向下的真空把组织吸入真空槽栖脱组织

5.hansportiss6.Mt

运送维织秤本标记组织切制部位

在病灶下频入报针

组织切利完毕

·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等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

·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心脑血管、肝脏、肾脏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精神类疾病等无法配合手术的患者

·超声可见的乳腺可疑病灶活检

·有手术指征的乳房良性病灶(病变最大径≤3cm)切除

·新辅助治疗后的疗效判定

适应症

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手术前一周禁用抗凝或活血化瘀药物或食物。

为减少出血和创口愈合

避开月经前一周和月经期

术前做好手术部位标识摘除首饰及假牙

更换手术衣,排空膀胱

手术前皮肤清洁,

汗毛较长者刮除。

缓解病人术前紧张情绪。

术前饮食宜清淡。

·术后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常规检测生命体征,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

·指导患者当天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忌辛辣刺激和高脂肪食物,不能食用抗凝或活血化瘀的药物和含有活血成分的食物,以免引起手术部位再出血

·术后轻微的疼痛,可以口服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

2.有效包扎,观察敷料和绷带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术后出血是微创旋切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出血的主要方式就是弹力绷带的加压包扎,包扎应松紧合适,力度均匀,且不影响呼吸为宜。

·要注意观察患者胸部绷带是否包扎过松过紧,询问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不适,必要时可由医生适当调整绷带的松紧度,嘱患者勿自行调节,如有绷带移位要及时予重新包扎

·如果术后发现有渗血,或者出现乳房的剧烈疼痛、伤口肿胀等情况,应及时和医护人员沟通,以检查是否有出血,并及时处理

·术中所有旋切刀均为一次性使用

·术后常规遵医嘱使用口服抗生素和止血药1天,避免血肿,预防血肿引起的继发感染

·为防止伤口感染,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请勿洗澡。

·一般术后每3~4天到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切口换药,并要专科医师查看切口愈合情况,3~4次为宜(大约两周)

·可指导患者适当活动上肢,可做握拳、曲肘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不适感。同时,又要避免双臂大幅度外展活动影响伤口的愈合,引起出血。

·患侧上肢活动术后第二天可正常工作,但患侧肢体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活动,如患侧上肢1~1.5月内不提重物和避免强烈的上肢运动(如打羽毛球、跳舞、拖地等),肩关节外旋幅度不宜过大,轻度活动不影响伤口愈合。

·术后如有发热、创口出血、局部肿大或疼痛显著等不适,及时到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术前了解周围血管,术中避开血管

·在局麻药中加入少许肾上腺素

·术后即刻压迫止血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至少24小时

·避免剧烈运动,患肢一周禁提重物

·血肿一般可吸收,一周后局部热敷

·血肿巨大或仍有活动性出血,则行开放手术

·病灶周围血管较为丰富

·术后加压包扎移位或不紧

·残腔内活动性出血

·切除范围较大

局部血肿

预防及处理

皮肤损伤

预防及处理

·在病灶与皮肤间注局麻药物增宽间隙

·超声探头不要过于用力压在肿瘤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