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腹腔穿刺课件.ppt
文件大小:353.5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1.07千字
文档摘要

腹腔穿刺适应症1、腹腔积液性质不明者,作诊断性穿刺。2、大量腹水者,放腹水以减轻呼吸困难。3、肝硬化伴有大量腹水者行腹水浓缩回输。4、腹腔内注入药物治疗。禁忌症1、广泛腹膜粘连者。2、有肝性脑病先兆、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3、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水。术前准备1、操作室消毒。2、核对病人姓名,查阅病例、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3、清洁双手。4、做好病人思想工作,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消除病人顾虑,争取充分合作。5、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6、术前病人须排尿,以免刺伤膀胱。7、准备好腹膜腔穿刺包、5ml注射器、2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无菌手套、消毒用品、胶布、盛器、量杯、弯盘、2%利多卡因、500ml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所需药品、无菌试管数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多头腹带、靠背椅等。8、戴好帽子、口罩。9、引导病人进入操作室。病人体位取平卧位、半卧位或侧卧位,或坐在靠背椅上。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穿刺点定位1、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2、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1.5cm处,此时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3、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4、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或CT引导下定位穿刺。消毒、铺巾1、用碘伏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15cm,待碘伏晾干后,再重复消毒。2、解开腹腔穿刺包包扎带,戴无菌手套,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孔巾有孔部位。3、术前检查腹腔穿刺包物品是否齐全:8或9号带有乳胶管的腹腔穿刺针、小镊子、止血钳、输液夹子、纱布、孔巾。局部麻醉术者核对麻药正确性及药物浓度,助手撕开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包装,术者取出无菌注射器,助手掰开麻药,术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药2ml,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麻醉皮肤应有皮丘,注药前应回抽,边回抽边注药,观察无血液、腹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腹膜璧层,助手戴手套后,用消毒血管钳协助固定针头,术者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大量放液时,可用8或9号针头,并与针座接一橡皮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计量并送化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