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并发症——2.代谢性并发症补偿不足:①电解质紊乱②微量元素缺乏③必需脂肪酸缺乏糖代谢紊乱:①低血糖及高血糖②肝功能损害PN本身引起的并发症:①胆囊结石②胆汁淤积及肝酶谱升高③肠屏障功能减退第29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PN并发症——3.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脓毒症临床表现:突发寒战、高热,重者感染性休克诊断:①无其他感染灶可解释的寒战、高热②细菌学检查治疗:①更换新的输液器材;②有效抗感染治疗预防: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②应用TNA的全封闭输液系统;③规范导管护理第30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PN的监测全身情况血清电解质、血糖和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监测营养指标第3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科营养在临床应用中的常见误区对营养支持的目的认识不足对营养支持的指征和时机把握不好对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仍有误区在营养液制配方面缺乏规范第3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第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食人间烟火的周绮思1986年2月因肠扭转引起肠组织坏死,切除了全部小肠和部分结肠,从此,丧失了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的能力,成为我国第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无肠女”。一直以来,她依靠上海中山医院从事静脉营养临床研究的吴肇光教授的指导帮助和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的全肠外营养液,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打破了当时认为她活不到两年的医疗结论。1992年,周绮思又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世界上首例由人工合成营养液孕育的小生命诞生了。为了纪念这个“世界唯一”,她给女儿起名为蔡惟。1994年5月,这母女俩的奇迹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小蔡惟的生命几经曲折,终于长成了一个聪明健康的姑娘。第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科营养的目的和意义(一)机体的正常代谢及良好的营养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第3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科营养的目的和意义(二)凡细心观察病人的人都能发现,每年有无数病人处在饥饿状态,其原因只是于缺乏有效的使病人摄入食物的方法(1860年,南丁格尔)第4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科营养的目的和意义(三)外科重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①无法正常进食;②饥饿、创伤后引起机体代谢变化外科营养的目的在于:①维持氮平衡,为患者提供营养物质;②维护细胞代谢,改善机体整体功能第5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科营养的途径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经鼻胃管实施肠内营养经中心静脉导管实施肠外营养第6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科营养的历史和现状(一)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人已有每月3天进行营养性灌肠保持健康的习惯1598年Capivacceus将空管插入患者的食管,为不能摄食的患者提供营养19世纪,对患者采取直肠灌注途径进行营养支持1939年,RobertElmen首次用酪蛋白水解物输入静脉获得成功1945年Zimmerman描述了中心静脉输注营养物的方法,标志着在肠外营养(PN)输注途径方面迈出关键一步第7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科营养的历史和现状(二)1957年,Greenstein研制成功适于宇航员服用的要素饮食(要素膳),开辟了肠内营养(EN)途径1968年,Dudrick与Wilmore提出了“静脉高营养”疗法;1975年,将“静脉高营养”转为“胃肠外营养”1987年,Cerra提出了代谢支持理论;1989年,Shaw提出了代谢调理学说,对营养支持目的的认识逐渐深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营养支持的热点转向肠内营养1990年以后,营养支持广泛应用于外科重症患者,被认为是20世纪医学史上的重要进展之一第8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科营养的历史和现状(三)全营养混合液(TN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安素和蛋白质粉第9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科营养的现代进展(归纳)营养支持理论的进展:营养支持的目的不仅是维持氮平衡,提供营养底物,更重要的是维护细胞代谢,改善机体整体功能,以促进患者康复营养支持途径的改变:重视肠内营养(EN),以及肠外营养(PN)输注方式的变革营养支持制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