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目录第一节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护理第二节电休克治疗与护理第三节其他治疗及护理
第一节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护理
重点、难点重点精神障碍病人药物治疗的护理程序。难点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和不良反应。
目录概念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和不良反应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程序一二三
一、抗精神病药物概念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s)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控制躁狂发作、器质性精神障碍、多动综合征,但对病人的认知功能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二、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及不良反应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二、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及不良反应传统抗精神病药常用的有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氯氮平、舒比利、五氟利多等。这类药物用药剂量大、副作用较大,但价格较低廉。新型抗精神病药常用的有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这类药物用药剂量小、副作用小、效果好,但是价格昂贵。
二、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及不良反应1锥体外系反应2体位性低血压3精神症状常见不良反应4胃肠道不良反应5尿潴留6白细胞减少症7恶性综合征
三、精神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程序(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三)护理目标(四)护理措施(五)护理评价(六)健康教育
三、精神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程序健康史包括发病原因、患病时间、发病经过、治疗史、用药史和家族史。躯体心理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营养状况、排泄状况、认知、情感、自知力及损坏程度等。社会支持评估包括经济状况、亲属对抗精神病药知识的了解、家庭支持度等。(一)护理评估
三、精神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程序1.不依从行为与缺乏自知力、拒绝服药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2.自理缺陷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3.便秘与药物不良反应、活动减少有关。4.有受伤的危险与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共济失调、体位性低血压等因素有关。(二)护理诊断
三、精神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程序5.有感染的危险与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白细胞减少、过敏性皮炎有关。6.有暴力行为的危险与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情绪激动、焦虑、难以耐受不良反应有关。7.睡眠型态紊乱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8.知识缺乏与缺乏使用抗精神病药知识有关。(二)护理诊断
三、精神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程序1.病人精神症状得到控制、配合治疗2.病人治疗过程中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3.病人的社交能力和社会功能尽可能恢复4.病人和家属知道疾病治疗的相关知识(三)护理目标
三、精神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程序(四)护理措施1.给药前的护理措施2.给药护理措施3.给药后的护理措施
三、精神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程序(五)护理评价1.评价药物的疗效、病人能否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人能否配合治疗按时服药。2.评价病人是否信任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评价病人和家属是否了解抗精神药的作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三、精神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程序(五)健康教育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使其了解抗精神病药的作用、不良反应和用药的注意事项。结合以往的病例讲解疾病的转归、复发以及巩固治疗的重要性,增强病人长期用药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第二节电休克治疗与护理
重点、难点重点电休克治疗的护理措施。难点电休克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治疗方法。
目录概念电休克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电休克治疗方法电休克治疗的护理一二三四
一、概念电休克治疗(electricconvulsivetreatment,ECT)又称为电抽搐治疗,是使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降低痉挛阈值,引起病人意识丧失、皮质广泛性脑放电和全身性痉挛,以达到控制精神病症状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目前我国已推广采用无抽搐性电休克治疗。
二、电休克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严重抑郁,有强烈自杀、自伤企图或行为者。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的病人。拒食、违拗和紧张性木僵的病人。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禁忌证无抽搐性电休克治疗无绝对禁忌证。
三、电休克治疗方法(一)治疗前准备(1)和病人家属沟通后,取得家属的同意并签字。(2)病人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理化检查。(3)治疗要在空腹4小时后进行,一般选在上午。如急需治疗,也应在饭后2~3小时胃排空后进行,以免治疗过程中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4)治疗前8小时停用抗癫痫药和抗焦虑药。(5)治疗前30分钟静脉注射阿托品1mg,嘱病人排空大小便,取出活动性假牙,清洁电极处皮肤。
三、电休克治疗方法(二)操作方法(1)病人去枕仰卧位,四肢自然伸直,解开衣领,放置专用牙垫于上下臼齿之间。(2)给病人吸氧,使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