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九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ppt
文件大小:871 KB
总页数:2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2.49千字
文档摘要

目录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急性酒精中毒2.慢性酒精中毒二、阿片类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1.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镇静催眠药物所致精神障碍3.抗焦虑药物所致精神障碍4.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急性酒精中毒酒精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一次大量饮酒,可出现急性神经精神症状。首先进入兴奋期,表现为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情绪亢奋、言语活动增多、自制能力减弱等;逐渐进入麻痹期,兴奋明显加重,表现情绪失控、易激惹、情绪不稳,语言不清、动作的准确性下降;继续饮酒,常使人醉倒不起,严重者可发生死亡。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慢性酒精中毒(1)酒依赖:俗称“酒瘾”,指反复饮酒引起的特殊心理状态,其特征有对酒的渴求无法控制,有固定的饮酒模式,耐受性增加,饮酒量增多,饮酒次数频繁,停止饮酒出现戒断症状。(2)酒精所致戒断综合征:长期大量饮酒者相对或绝对戒酒引起的躯体和精神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手、足、四肢和躯干震颤,共济失调,情绪急躁,易有惊跳反应;还可见多汗、恶心和呕吐。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慢性酒精中毒(3)酒精中毒性幻觉症:因长期饮酒引起的幻觉状态。病人在突然减少或停止饮酒后1~2天内出现大量丰富鲜明的幻觉,以幻听、幻视为主,病人受幻觉影响常有强烈的情感及言行反应,严重者可自杀。(4)酒精中毒性妄想症:病人在意识清晰情况下出现嫉妒妄想与被害妄想,受其支配可出现攻击、凶杀等行为。起病缓慢,病程迁延,长期坚持戒酒后可逐渐恢复。(5)酒精中毒性脑病: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严重脑器质性损害,临床以谵妄、记忆缺损、人格改变、痴呆等为主要表现。二、阿片类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1.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阿片类依赖:以阿片和海洛因滥用者多见,由于用药后产生欣快感而极易使人产生依赖性。(2)戒断综合征:典型的戒断症状包括焦虑不安、烦躁激动、自主神经症状如多汗、竖毛、流泪,流鼻涕、瞳孔散大、呼吸加快、脉搏加快、血压升高等,此外还有遍身疼痛、异常感觉厌食、失眠、肢体颤抖、肌肉痉挛等。二、阿片类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1.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急性中毒:阿片类急性中毒的典型特征是欣快,潮红,皮肤瘙痒(吗啡尤甚),缩瞳,嗜睡,呼吸变得浅而慢,血压降低,心跳减缓以及体温降低。典型阿片类中毒“三联征”表现瞳孔缩小、呼吸抑制和昏迷。(4)并发症:静脉注射阿片类物质引起的并发症多而严重,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梅毒、皮肤脓肿、蜂窝织炎、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孕妇滥用可发生死胎、早产或新生儿死亡。二、阿片类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2.镇静催眠药物所致精神障碍(1)镇静催眠药物依赖: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产生依赖,但其依赖程度较阿片类弱,主要引起人格改变和智能障碍。(2)戒断综合征:一般在停药后1~3天出现戒断症状。(3)急性中毒:一次大量服用镇静药物可出现急性中毒,表现意识障碍、震颤、言语不清等,严重者可昏迷、死亡。二、阿片类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3.抗焦虑药物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常用抗焦虑药主要是苯二氮?类,如利眠宁、地西泮、氟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等。(1)抗焦虑药物依赖(2)戒断综合征(3)急性中毒二、阿片类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4.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主要是可卡因和苯丙胺类,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极易产生耐药性。(1)苯丙胺类药物依赖(2)戒断症状(3)急性中毒(4)苯丙胺精神病目录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三、护理目标四、护理措施五、护理评价六、健康教育一、护理评估1.评估主观资料病人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睡眠状况、饮食状况、有无定向力障碍等;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行为等。2.评估客观资料病人生理、心理状况;社会心理状况;患病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辅助检查等。*****重点难点一、重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类型、临床表现以及护理措施。二、难点准确做出护理诊断、确定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目录一、基本概念1.精神活性物质2.药物依赖3.滥用4.耐受性5.戒断综合征二、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一、基本概念1.精神活性物质又称成瘾物质,是指来自体外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和意识状态,并可导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2.药物依赖简称依赖,是指个体对精神活性物质强烈的渴求并反复地使用以取得快感或避免不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