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肾小球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A、肾功能减退
B、大量蛋白尿
C、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
D、出血性膀胱炎
E、高血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肾小球肾病主要的临床特点是大量蛋白尿,这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可导致低蛋白血症、水肿等一系列症状。肾功能减退在部分患者后期可能出现,但不是主要临床特点;出血性膀胱炎与肾小球肾病无关;高血压不是肾小球肾病的典型特征性表现;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也不是其主要临床特点。
2.膀胱冲洗的目的不包括
A、保持尿液引流通畅
B、防止膀胱内血块形成
C、治疗某些膀胱疾病
D、辅助诊断某些膀胱疾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膀胱冲洗的目的主要包括保持尿液引流通畅、防止膀胱内血块形成以及治疗某些膀胱疾病等。辅助诊断某些膀胱疾病一般不是膀胱冲洗的目的。
3.腹部手术后病人,为减轻缝合处皮肤张力,避免疼痛,采取的最佳体位()
A、中凹位
B、半坐卧位
C、端坐位
D、平卧位
E、俯卧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半坐卧位可使腹部缝合处张力减轻,有利于切口愈合,且能减轻疼痛。端坐位适用于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等;中凹位适用于休克患者;俯卧位适用于腰背部检查或某些手术后;平卧位适用于一般情况等,均不符合题意。
4.PTCA是指
A、冠状动脉造影术
B、心腔造影
C、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D、冠状动脉搭桥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PTCA即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是利用心导管技术将球囊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病变处,通过球囊扩张使狭窄血管内径增大,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方法;心腔造影主要是观察心腔结构等;冠状动脉搭桥术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建立新的血管通道来改善心肌供血。
5.胆道T型管引流期间,胆总管远端有阻塞时的表现是
A、胆汁量无变化
B、胆汁量过少
C、胆汁量过多
D、胆汁清淡
E、胆汁浑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当胆总管远端有阻塞时,胆汁排出受阻,胆汁会淤积在胆道内,导致T型管引出的胆汁量过多。而胆汁量无变化、过少不符合阻塞时的表现;胆汁清淡、浑浊不一定是胆总管远端阻塞特有的表现,其他情况也可能出现。
6.3岁儿童,父母牵其手跳过台阶后,患儿哭闹,左肘不让碰,左上肢不愿做任何活动,可能的诊断是
A、尺骨鹰嘴撕脱骨折
B、肩关节脱位
C、肱骨干骨折
D、尺神经损伤
E、桡骨头半脱位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桡骨头半脱位多有上肢被牵拉史,小儿会出现肘部疼痛、活动受限,不愿用该手取物和活动肘部等表现,符合本题患儿情况。肱骨干骨折多有明确外伤史,疼痛部位主要在肱骨,且不会单纯因为牵手跳过台阶就发生;肩关节脱位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障碍,肩部畸形等;尺神经损伤多有切割伤等明确致伤原因,主要表现为手部尺侧感觉和运动障碍;尺骨鹰嘴撕脱骨折也多有明显外伤暴力,且疼痛部位在尺骨鹰嘴处。所以最可能诊断是桡骨头半脱位。
7.关于门静脉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误()
A、是肝的营养血管
B、起止都是毛细血管
C、有属支也有分支
D、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有丰富的侧支吻合
E、无功能性静脉瓣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门静脉主要收集来自胃肠道的血液,为肝脏提供营养物质和代谢原料,是肝的功能血管而非营养血管。肝的营养血管是肝动脉。门静脉起止都是毛细血管,起始于胃肠等部位的毛细血管网,止于肝血窦。门静脉有属支收集腹腔内不成对器官的静脉血,在肝内有分支。门静脉无功能性静脉瓣,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有丰富的侧支吻合。
8.室间隔缺损决定能否手术的主要因素是()
A、缺损部位
B、肺血管阻力
C、年龄
D、肺动脉压力
E、缺损大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室间隔缺损手术与否主要取决于肺血管阻力。当肺血管阻力增加,尤其是出现不可逆性肺血管病变时,手术风险显著增加甚至失去手术机会。年龄、缺损大小、部位以及肺动脉压力等虽也对病情有影响,但不是决定能否手术的关键因素,关键在于肺血管阻力情况。
9.下列哪种药物不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
A、苯巴比妥
B、泼尼松
C、三黄汤
D、地西泮
E、白蛋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地西泮主要作用是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等,不具有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的作用。泼尼松可诱导肝微粒体酶活性,促进胆红素代谢;白蛋白可与胆红素结合,减少其游离,有利于胆红素的转运和代谢;苯巴比妥能诱导肝药酶,促进胆红素代谢;三黄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胆红素代谢有促进作用。
10.新生儿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为
A、以抑制状态为主
B、肌张力低下,昏迷
C、以兴奋症状为主
D、嗜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