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心理健康
学习单元一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一、心理健康及其标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完善协调,社会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认知能力正常;情绪反应适度;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客观;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社会适应良好;人生态度积极;行为表现规范;活动效能吻合年龄。12
二、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积极影响内因上,个体在身体健康状态良好时表现为机体各系统对神经系统以及大脑均有一种良好的刺激,这种良好刺激会引起机体的适应感,从而使个体体验到愉快的情绪,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外因上,个体在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即使是负面的刺激也会产生一种良好的反应。2.消极影响(1)个体大脑的急性和慢性病变(2)内分泌系统失调引起的心理及行为的异常(3)其他疾病也会使患者出现情绪波动,行为异常
三、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0102积极、肯定的良好情绪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个体的生理活动产生良好的影响。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以诱发冠心病的发生。
学习单元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①难以适应环境以及角色的变化导致的焦虑心理。②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造成的抑郁封闭心理。③不能正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形成的失落自卑心理。④无法承受生活和就业压力导致的迷茫逃避心理。⑤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1.社会因素2.学校因素3.家庭因素4.自身因素(1)社会竞争的压力;(2)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问题(1)父母的期望;(2)家庭关系和教育方式(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独立与依赖的冲突(3)学业期望(4)人际关系的压力(5)自我认识(6)个人情感的压力(7)心理冲突(8)生活事件(1)生活环境的变迁;(2)学习环境的改变
三、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心理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习单元三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障碍及其预防
一、常见心理障碍的表现010203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焦虑症,也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
二、自我心理调适与技能(1)生活环境的变化(2)学习环境的变化(3)人际环境的变化(4)管理环境的变化(1)自我地位改变,导致自卑心理(2)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动力不足(3)学习方法不适应,导致学习压力过大(4)理想现实差异,导致失望迷惘(5)人际适应不良,导致孤独压抑1.大学环境的新变化2.大学生在环境变化中常遇到的问题
三、把握自身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1.客观全面认识自我,重新进行角色定位(1)树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2)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客观看待自己;(3)注意汲取和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提高自己2.顺其自然,接纳现实,适应大学生活3.积极暗示法4.确定目标法(1)可实现性;(2)可操作性;(3)有层次性5.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的学习方法6.积极参加实践活动7.适当的情绪宣泄法8.善于交流沟通9.自我激励10.转移注意力11.行为补偿12.心理咨询
学习单元四良好人际关系与有效交流的方法
一、良好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波动,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或多或少的冲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水平,塑造完美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化,学会与人平等相处,自立于社会,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化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使精神需要得到满足。
二、有效交流的常用方会赞赏对方学会善于倾听别人的讲话学会求同存异学会把握尺度
学习单元五心理咨询与服务
一、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寻求帮助的人员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是受过咨询心理学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技术,针对来访者的各种适应与发展问题,通过与来访者协商、交谈、启发和指导,帮助来访者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和提高社会